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 其二
知音古亦少,況乃今人乎。
至和動殊類,此則今世無。
舜韶舞百獸,事可觀于書。
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虛。
誰謂今之人,反不如獸歟。
大音蓋希聲,聾俗或萬殊。
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魚。
知音古亦少,況乃今人乎。
至和動殊類,此則今世無。
舜韶舞百獸,事可觀于書。
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虛。
誰謂今之人,反不如獸歟。
大音蓋希聲,聾俗或萬殊。
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魚。
自古以來知音就稀少,何況是在當今世上呢。最和諧的音樂能感動不同的物種,可如今卻沒有了。舜的韶樂能讓百獸起舞,這事在書上能看到。但不是親眼聽到看到,人們就會懷疑它是假的。誰說現在的人,反而不如野獸呢?最美的聲音往往無聲,愚昧的世俗之人看法千差萬別。內心誠信也有感化不了的,可嘆啊那些豚和魚。
知音:指能欣賞、理解自己作品的人。
至和:最和諧的音樂。
舜韶:舜時的韶樂。
大音希聲:出自《老子》,指最美的聲音是無聲之音。
中孚:《易經》卦名,有誠信之意。豚魚:泛指小動物。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歐陽修字永叔,詩人與之唱和。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不理解、不和諧現象,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抒發對知音難尋、美好事物不被認可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知音稀少、美好事物不被理解。其突出特點是以議論入詩,通過古今對比和用典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文化現象的思考和感慨。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舉眼望千古,逍遙能幾人。子瞻差解意,如來幻化身。詩名滿天地,逸氣逼嶙峋。出作江湖客,入為廊廟臣。鶴峰留妙跡,郁水證前因。此意誰能達,王公堪與倫。王公本是金臺彥,萬里霜蹄倏欲遍。赤電驚從足下生,遙望吳門懸匹練。賦性蕭疏雅不群,胸函五色吐靈文。東波風韻真相似,西蜀精華恍共分。住世常懷出世意,簪紱儼帶云霞氣。荀令奇香盡日留,王喬仙舄凌云至。
真態生香解語花,臉酣春酒醉兒家。陳王謾倚能詞賦,翩若驚鴻洛水涯。
石門抱被云濕衣,流水聒耳無是非。海潮夜語梅花戌,起看扶桑朝日輝。
持杯送別思悠悠,行赴科場禮最優。官樣文章生筆底,巍然名譽占鰲頭。十年事業成功早,萬里鹍鵬得志秋。龍虎臺前須宴賚,金花照耀日光浮。
少日峨冠英俊場,課馀觴詠共徜徉。孰知薄宦江湖去,頻夢爐亭餅饦香。
山寺重臨日,荒榛滿目前。瓦燈秋照佛,草榻夜安禪。殿敞流云氣,林回折澗泉。買田吾欲老,未必是塵緣。
舉國洶洶若中風,斯人獨立自稱雄。新民盡把遺民逐,今我還將昔我攻。集矢獻身心已遂,飲冰療熱愿無窮。書生吾亦為傾倒,一代銷沉果念公。
翩翩誰家燕,銜泥向何所。避人花叢里,忽復梁間語。
志大空憂國,途窮欲問天。功名羞短褐,蹭蹬惜流年。死友留天末,生涯寄海邊。相逢是何日,回首重依然。
大婦西北樓,中婦南陌頭。小婦初妝點,回眉對月鉤。可憐還自覺,人看反更羞。
疏星殘漏欲明天,一百八聲驚曉眠。霜下寒山號落月,風來春樹雜啼鵑。樓前忽斷懷人夢,海上偏愁旅客船。聽罷依依遺恨在,雞鳴問寢憶當年。
嶺表梅花不見臘,今年寒盡數枝開。誰憐海國僧歸后,故遣廬山春信來。就下似臨三峽水,因高疑傍七賢臺。暗香處處應無別,欲剝黃柑擬雪杯。
斜日池臺生晚涼,綠荷萬點蘸波光。因思五月西湖路,畫舫紅云十里香。
恥封秦爵五,逃辱若逃暑。孤立柴桑園,出群誰敢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