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帥侍郎 其一
太平之兆從西起,西方人兮獨宏偉。
中興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國封鼎峙。
得君之專不約同,應龍翔云魚有水。
大勛將集自有時,時望今歸章夫子。
岷峨英氣蟠千年,十年鬰蟠一朝啟。
固應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輕之所系。
六鼇不動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太平之兆從西起,西方人兮獨宏偉。
中興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國封鼎峙。
得君之專不約同,應龍翔云魚有水。
大勛將集自有時,時望今歸章夫子。
岷峨英氣蟠千年,十年鬰蟠一朝啟。
固應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輕之所系。
六鼇不動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太平的征兆從西部興起,西部之人特別杰出偉大。中興時期的三位宰相都是西蜀的英杰,魏公、雍公、沂國公受封鼎足而立。他們得到君主的信任雖未事先約定卻很一致,如同應龍翱翔于云間、魚兒得水。偉大的功勛自有時機建成,如今眾望都歸向章夫子。岷山和峨眉山的英氣盤繞千年,十年的積聚一朝開啟。本就應順應時命誕生大才,這是關系天下輕重的人物。六鰲穩定使海岳尊崇,八柱支撐讓天空安穩。
兆:征兆。
中興三相:指中興時期的三位宰相。
鼎峙:像鼎的三條腿一樣并立,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應龍: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
鬰蟠:盤曲郁結。
六鼇:神話中負載五座仙山的六只大龜。
八柱:古代神話傳說,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檠:支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中興三相”推測,可能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南宋政權面臨北方政權的威脅,朝廷希望有杰出人才來中興國家。詩人可能是看到章夫子等人才,認為他們有能力擔當重任,從而創作此詩表達期望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章夫子等杰出人才,認為他們能帶來太平盛世。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意象和神話傳說,營造宏大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人才的渴望和對國家中興的期盼。
昔年曾記一披云,此日重過十度春。兩鬢不如山水綠,寸心猶戀闕廷新。玉環棄去人何在,寶剎飛來跡已陳。往事秪堪舒笑口,長風何必漫留人。
庭訓看來字字真,老于吟詠轉精神。滄洲吾道平生語,不道蒼生望在身。
大千何限去來身,隨俗稱觥賀此辰。已慣日升還日落,未容醫國且醫人。百憂真幸逢今世,萬歲誰能結了因。不見前村頹壁下,血花成字與時新。
典午馀勛伐,中朝尚典刑。書能窮左史,文竟薄玄經。紫氣終難翳,滄波逝不停。疏才慚許與,頭白尚飄零。
霜氣森森背有芒,風棱槭槭面疑創。破衾且作龜頭縮,短褐愁牽鶴脛長。怪底騎驢詠雪詩,東風有信在南枝。來麰已報豐年瑞,屬國餐氈且耐饑。
懸毛兩目一閒身,性癖耽佳筆研親。室罄賣文聊饋歲,探囊分餉苦吟人。
錦莊園林錦不如,幽深彷佛神仙居。舍南舍北剩栽杏,水落水生惟釣魚。嚴陵終辭光武祿,郭玉素受涪翁書。眼前生意日已廣,桃源雞犬同村墟。
獨扶瘦杖欲經過,為問高僧意若何。自倚神通能渡水,卻言佛法本無多。
落葉樹邊屋,樹邊人獨行。遠風一蕭瑟,林響自鏦錚。入耳吾將老,無心鳥不驚。從來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紅蓮分幕忝同官,秋月揚輝并席看。句好湖山添秀氣,談清齒頰帶微寒。
紫蘭玉樹,自瑯霄分秀,懸知英物。萬壑清冰摶爽氣,老鶴憑虛仙骨。醉帖蛟騰,豪篇玉振,不受春埋沒。蓬萊清淺,便安黃卷寒寂。冰簟壽酒光風,宮衣縹緲,猶帶嬰香濕。老去浮沈唯是酒,同作蕭閑閑客。耐久風煙,期君端似,明秀高峰碧。冷云幽處,月波無際都吸。
鶴骨龍筋結壽枝,紅綃紫綺曝仙衣。只應不奈麻姑爪,獨領春風住翠微。
山山黃葉盡,殘雪響楓林。天入群峰小,泉歸一壑深。高松寒立影,明月正棲心。冉冉歲華暮,誰來問玉琴。
病骨經秋強自持,寒條飛葉費相思。可憐陌上垂楊樹,不似君來系馬時。
枕書小睡門開半,客來就榻彈書喚。攜壺醉客相輪尖,餓鸛窺餔攪云亂。僧廚沸酒百蚊飛,雙棗沈茶紫繭微。酒罷書橫依舊睡,夢為蝴蝶別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