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憶偈 憶先師
一見先師后,堪悲復堪笑。為問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一見先師后,堪悲復堪笑。為問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之徑縈紆略彴橫,松風和作步虛聲。
泉流碧玉千年潤,山作靈丹九轉成。
瓊館向曾迎帝輦,冰銜今尚帶朝纓。
若非憫世天留與,那得華胥夢也清。
詩情滿天地,客夢繞瀟湘。
何處桂花發,秋風昨夜香。
登山猶矍鑠,照水見昂藏。
未了一生事,難禁兩鬢霜。
龍墀射策三千字,未抵胸中十萬兵。
遠大無過為將相,文章爭似立功名。
當今天下幾豪杰,獨數君家兩弟兄。
世事從橫人事左,未知何以措升平。
手攬澄清轡,聲名漢范滂。
一臺振風采,列郡正權綱。
衡岳勢增重,文星日有光。
金門雖藐藐,玉節自堂堂。
君家名父子,為晦翁嫡傳。
嘗見黃勉齋,極口稱其賢。
師友相琢磨,南軒惜無年。
翁之為汝翁,文字相周旋。
溟渤深見底,泰華高及天。
宏齋有鳳髓,可續欲斷弦。
總被利名役,機心欲算沙。
舟行阻風色,客夢負年華。
洲渚四五曲,漁樵八九家。
江村無限好,滿眼是蘆花。
玉笥千峰雨,金風十日秋。
誰能多載酒,來此共登樓。
山立閱萬變,溪深納眾流。
故人歸未得,我亦為詩留。
笑共梅花語,窮難與命爭。
人皆居燠館,我獨墮寒坑。
假合非吾道,幽棲了此生。
門墻元自靜,群小莫從橫。
門外平湖百頃寬,庭前翠竹繞欄干。
鳥啼花笑四時好,幾浄窗明六月寒。
賸可琴書供晝永,不妨弦管到更闌。
留行莫為歌楊柳,作計應須趁牡丹。
北風朝暮寒,園林日蕭條。自非松柏姿,何葉不飄搖。
自非松柏姿,何葉不飄搖。
無地可躬耕,無才仕王朝。一饑驅我來,騎馿吟灞橋。
通名丞相府,數月不見招。欲登五侯門,非皓齒細腰。
索米長安街,滿口讀詩騷。時人試靜聽,霜枝囀寒蜩。
倘可悅人耳,安望如簫韶。
奕世居公輔,齊眉肅婦儀。
魚軒中歲樂,鸞鏡暮年悲。
象笏子方貴,韋編孫有師。
懸知五花誥,不負蓼莪詩。
辟書朝東來,海上便擬尋蓬萊,坐令斥鹵皆春臺。
辟書暮西至,頒春又擬陪千騎,江水江花盡和氣。
浮屠將就要合尖,洊雷喚起蟄中潛,東西惟命夫何嫌。
諸么爭令出門下,意豈專為一日雅。
君姿秀整氣清遒,露華凝曉月澄秋。
胸中武庫森戈矛,筆下倒瀉三峽流。
甘泉持橐侍凝旒,青氊舊物唾手收。
幡然正應側席求,東行西行寧久留。
祖帳馳華軒,嗟余守環堵。
贈言古有證,臨分敢無語。
紛紛曳紫腰黃金,儼然望之真天人。
萬世在其后,念之徒酸辛。
富貴誠可樂,名義吁可畏。
此意儻無忘,鴈來頻寄字。
老人抱甕真拙謀,五利多方無一讎。
嗟予老矣盍倦游,犢鼻豈恤王孫羞。
舍西白鳥湛清流,舍東古木鳴蟬稠。
晚風徐來月一鉤,從渠飛鳶墮炎州。
君門有詔道阻修,饑來聊復擷芳柔。
諸君行矣攄良籌,鐘儀不慮南冠囚。
野人何自瞻前旒,所愿邊封脫兜鍪。
無山可種菊,強號菊山人。
結得諸公好,吟成五字新。
紅塵時在路,白發未離貧。
吾輩渾如此,天公似不仁。
還轅天作十分晴,瀉出秋光一派清。
走筆欲題人到跡,揚鞭不住馬嘶聲。
頃禾晚熟黃云色,籬菊朝含白露英。
得似淵明便歸去,候門童稚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