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價減舊以升計之幾十二三聞海商米船方集亦損其直
大侵難宿飽,小熟有晨炊。
歲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糶賤,海賈恨來遲。
粒粒皆珠玉,無忘餓殍時。
大侵難宿飽,小熟有晨炊。
歲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糶賤,海賈恨來遲。
粒粒皆珠玉,無忘餓殍時。
大荒之年難以飽腹,小豐收時也能有早飯吃。年景早早這樣好,人們的喜悅可想而知。農民甘心低價賣糧,海商遺憾來得太遲。每粒米都如珠玉般珍貴,不要忘了曾有餓死人的時候。
大侵:大荒年。
小熟:小豐收。
歲事:年景。
糶(tiào):賣糧食。
海賈:海商。
餓殍(piǎo):餓死的人。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小豐收的年份,當時社會經歷過大荒年,百姓飽受饑餓之苦。新米入市價格降低,海商也帶來米糧,市場情況有所好轉,詩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提醒人們珍惜糧食、不忘苦難。其特點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通過描寫新米入市的場景,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詩人對百姓的關懷。
城南路。橋南路。玉鉤簾卷香橫霧。新相識。舊相識。淺顰低拍,嫩紅輕碧。惜惜惜。
劉郎去。阮郎住。為云為雨朝還暮。心相憶。空相憶。露荷心性,柳花蹤跡。得得得。
頭巾帶。誰理會。三千貫賞錢,新行條例。
不得向后長垂,與胡服相類。法甚嚴,人盡畏。
便縫闊大帶,向前面系。和我太學先輩,被人呼保義。
暖發(fā)黃宮和氣軟。雪里精神,巧借東君翦。嫩蕊商量春色淺。青枝疑是香酥濺。
誰道和羹芳信遠。點點微酸,已向枝頭見。休待玉英飛四散。且移疏影橫金盞。
霜風摧蘭。銀屏生曉寒。淡掃眉山。臉紅殷。
瀟湘浦,芙蓉灣。相思數聲哀嘆。畫樓尊酒閑。
嚴凝天氣,近臘時節(jié),寒梅暗綻疏枝。素艷瓊苞,盈盈掩映亭池。雪中欺寒探暖,替東君、先報芳菲。暗香遠,把荒林幽圃,景致妝遲。
別是一般風韻,超群卉、不待淡蕩風吹。雅態(tài)儀容,特地惹起相思。折來畫堂宴賞,向尊前、吟詠憐伊。漸開盡,算閑花、野草怎知。
暮云碧。佳人不見愁如織。
愁如織。兩行征雁,數聲羌笛。
錦書難寄西飛翼。無言只是空相憶。
空相憶。紗窗人夢,夢雙人只。
釘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鷺、紛紛去。試盝幞頭誰與度。八廂兒事,兩員直殿,懷挾無藏處。
時辰報盡天將暮。把筆胡填備員句。試問閑愁知幾許。兩條脂燭,半盂餿飯,一陣黃昏雨。
恨入椒觴暖未拈。春蔥微蘸,誰是纖纖。
別來愁夜不勝長,明日從教一線添。
夜久寒深睡未忺。舊愁新恨,占斷眉尖。
一鉤斜月卻知人。直到天明,不下疏簾。
斂同云。破臘雪霽前村。占陽和、孤根先暖,數枝已報新春。如青女、謾同素質,笑姑射、難并天真。疏影橫斜,澄波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山驛畔,行人立馬,回首幾銷魂。江南遠,隴使趁程,踏盡冰痕。
有個人人,玉肌偏似,移我常對金尊。拈纖枝、鬢邊斜戴,嗅芳蕊、眉暈潛分。素臉籠霞,香心噴日,壽陽妝罷酒初醒。
待調鼎、須貪結子,忍見落紛紛。霜天曉,愁聞畫角,聲斷譙門。
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正清秋佳景,雨霽風涼。郊墟十里飄蘭麝,瀟灑處、旖旎非常。自然風韻,開時不惹,蝶亂蜂狂。
攜酒獨揖蟾光。問花神何屬,離兌中央。引騷人乘興,廣賦詩章。幾多才子爭攀折,嫦娥道,三種深香,狀元紅是,黃為榜眼,白探花郎。
園林已有春消息,尋待嶺頭梅。
一枝清淡,疏疏帶雪,昨夜初開。
芳心幾點,東風多少,先為傳來。
不隨紅紫,紛紛鬧鬧,蝶妒蜂猜。
行云蹤跡杳無期。
梅梢上、又春歸。
不道久別離。
這一度、清香為誰。
多情囑付,庾樓羌管,憑仗且休吹。
留取兩三枝。
待和淚、封將寄伊。
一身萍梗隨郵轉。
恨歸路、如天遠。
近來魂夢也疏人,不似舊時常見。
剩衾馀枕,冷清清地,空恁閑一半。
重過黃梁古驛。著一鞭春色。
長亭細柳,青青尚淺,不禁攀折。
且醉章臺風月。莫歸鞍催發(fā)。
紫泥詔下,朝天去了,如何來得。
煙條雨葉,綠遍江南岸。思歸倦客,尋芳來較晚。
岫邊紅日初斜,陌上飛花正滿。凄涼數聲羌管。怨春短。
玉人應在,明月樓中畫眉懶。蠻箋錦字,多時魚雁斷。
恨隨去水東流,事與行云共遠。羅衾舊香猶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