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帶巾
頭巾帶。誰理會。三千貫賞錢,新行條例。
不得向后長垂,與胡服相類。法甚嚴,人盡畏。
便縫闊大帶,向前面系。和我太學先輩,被人呼保義。
頭巾帶。誰理會。三千貫賞錢,新行條例。
不得向后長垂,與胡服相類。法甚嚴,人盡畏。
便縫闊大帶,向前面系。和我太學先輩,被人呼保義。
頭巾上的帶子,誰去在意呢。如今有新頒布的條例,誰遵守就能得三千貫賞錢。條例規定頭巾帶不能向后長垂,因為那樣和胡服相似。法令很嚴,人們都害怕。于是大家就把帶子縫得又寬又大,系在前面。我和太學的先輩們,被人稱作保義。
理會:在意、關注。
三千貫賞錢:指遵守新條例可獲得的獎賞。
新行條例:新頒布的法令規定。
胡服:指少數民族的服飾。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保義:宋代武官名,這里可能是一種戲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強調文化正統、抵制胡服影響的時期,統治者通過頒布新條例來規范民眾服飾,以維護文化傳統和統治秩序。作者作為太學先輩,可能對這種強制行為有所感觸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反映當時因新條例引發的社會現象,突出了法令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以小見大,通過頭巾帶這一細節展現社會風貌。在文學史上雖不太知名,但為研究當時社會文化和民眾心態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不系萍蹤任往還,偶然西蜀踏千山。山川磊落云天迥,風雪騎驢出劍關。
歇盡真空透活機,兒孫相接命如絲。今無倒指空腸斷,杜宇血啼花上枝。
云暗少城東,看夕陰昏處,新綠初顯。惆悵獨歸路,送天邊春眼。湘水泛舟何時,早燕子、分明檣上見。算別后、便佳期誤了,垂楊如線。七載西山看暮云,料舊夢無跡,郡齋苔暖。游屐更迢遙,獨啼鵑相喚。有些殘剩山川,對暮色、付教天管。客里放春歸,訝道楚江潮滿。
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
披圖如見錦袍仙,正詠銀河落九天。百疊云屏煙霧里,石梁聽雪定何年。
文肅釋褐初,明祚已衰晚。講筵屢納誨,入閣未席暖。一瞑桑海前,卷懷不復展。所契劉職方,早夭黨禍免。平生切劘雅,累札見懇款。斷斷辨清介,意故鄙熟軟。任事先知人,朝局適與反。可知志節士,窮達言必踐。束帙還黎侯,追味猶潸泫。
扶風令,城略陽,賊來略陽令走藏。扶風令為登城喚,抽刀誓眾眾不散。三日抗城一日戰,戰不利兮生縛見,見賊罵賊危不變。略陽城人盡為鬼,略陽令生扶風死,守臣上奏驚天子。君不見扶風令死封公卿,嗟爾略陽之令胡為生。
四十分符刺一州,四年歸病臥滄洲。慚隨世俗論青眼,自嘆功名負黑頭。身事淡如幽澗草,心情閒似曲江鷗。炎涼冷暖年年在,每到今宵一醉休。
黃葉秋風思渺漫,為郎惆悵怕郎寒。殷勤好寄邊衣去,蓬首無心對鏡鸞。
悲風從何來,流響度長廊。靜聆怯營魂,潛身歸洞房。蘭缸猶未滅,黯淡杳無光。觸物易縈緒,憂來詎有方。殘椸積埃塵,顛倒亂衣裳。針刺存篋笥,刀尺委巾箱。高壁留遺掛,香奩卸舊妝。緘封時一覿,紆回自忖量。彌戀知無益,棄置復難忘。
龜山嫡派紫陽翁,脈演梁溪日再中。三十年來興廢事,道南祠畔轉春風。
玉津縣里三年悶,金粟山前九月愁。
天意欲為雨,川云出相望。明時攬俊乂,所立固無方。少小諷二南,美此江漢鄉。猥當興能職,首辟較藝場。群儒悅寬簡,浩蕩出文章。方觀縱壑魚,忽作摶風翔。此去升禮闈,旋當對殿廊。忠言動明主,家國有輝光。
身向人間閱事多,杜門聊得養天和。盛衰莫問蕭京兆,壯老空悲馬伏波。日暮城樓傳戍角,風生嶺路下樵歌。君知此段神通否,豎拂能降百萬魔。唐虞千載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馳。經未盡亡君更考,古無不死我何悲。釣耕本是求賢地,宵旰今逢愿治時。寄謝公卿各努力,為吾君筑太平基。我愛湖山清絕地,抱琴攜鶴住茆堂。藥苗自采盤蔬美,菰米新舂缽飯香。南浦風煙無限好,北軒雷雨不勝涼。舊交散落無消息,借問黃塵有底忙。放翁老去未忘情,鏡里森然白發生。一片常愁見花落,三聲最怕聽猿鳴。年年雙只路傍堠,夜夜短長城上更。晚悟一條差似可,孤舟漁火看潮平。
氣節文章日月新,只今婦豎識忠臣。杖前扣馬憂銜橛,闕下攀龍犯逆鱗。九廟英靈憑議禮,千秋俎豆豈謀身。惟公尤具人倫鑒,鐵網珊瑚起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