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崔潩因寄薛據、孟云卿
志士惜妄動,知深難固辭。
如何久磨礪,但取不磷緇。
夙夜聽憂主,飛騰急濟時。
荊州過薛孟,為報欲論詩。
志士惜妄動,知深難固辭。
如何久磨礪,但取不磷緇。
夙夜聽憂主,飛騰急濟時。
荊州過薛孟,為報欲論詩。
有志之士珍惜自己的行動,深知其中道理就難以堅決推辭。為何長久地磨煉自己,只為保持純凈不被污染。日夜憂心君主,急切地想要飛黃騰達以拯救時世。路過荊州見到薛據和孟云卿,替我告知他們我想和他們談論詩歌。
妄動:輕率行動。
不磷緇: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意思是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薄,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比喻意志堅定,不受環境影響。
夙夜:早晚,日夜。
飛騰:指仕途得意、有所作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心懷壯志,渴望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在與崔潩分別之際,想到友人薛據和孟云卿,便寫下此詩,既表達自己的志向,也托人轉達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積極用世的志向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豪邁,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的精神風貌和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情誼。
望祀崇周典,皇華出漢庭。
紫泥頒會計,玄酒薦芳馨。
圣慮多虔肅,齋心合至靈。
占祥刊史竹,筮日數堯蓂。
禮秩加新命,朝章篤理刑。
敷誠通北闕,遺愛在南亭。
苕水思曾泛,磯山憶重經。
清風門客仰,佳頌國人聽。
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
春郊回駟牡,遙識故林青。
殘臘雪紛紛,林間起送君。
苦吟行迥野,投跡向寒云。
絕頂晴多去,幽泉凍不聞。
唯應草堂寺,高枕脫人群。
自古多少圣,叮嚀教自信。
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鈍。
真佛不肯認,置功枉受困。
不知清凈心,便是法王印。
我見世間人,堂堂好儀相。不報父母恩,方寸底模樣。
欠負他人錢,蹄穿始惆悵。個個惜妻兒,爺娘不供養。
兄弟似冤家,心中長悵怏。憶昔少年時,求神愿成長。
今為不孝子,世間多此樣。買肉自家噇,抹觜道我暢。
自逞說嘍啰,聰明無益當。牛頭努目瞋,出去始時向。
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羅漢門前乞,趂卻閑和尚。
不悟無為人,從來無相狀。封疏請名僧,??錢兩三樣。
云光好法師,安角在頭上。汝無平等心,圣賢俱不降。
凡圣皆混然,勸君休取相。我法妙難思,天龍盡回向。
我今稽首禮,無上法中王。慈悲大喜舍,名稱滿十方。
眾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剛。頂禮無所著,我師大法王。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馬。
莫能造我家,謂言最幽野。
巖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
自非孔丘公,無能相救者。
魯公邀省客,貧寺人過少。
錦帳惟野花,竹屏有窗筿。
朝行石色凈,夜聽泉聲小。
釋事情已高,依禪境無擾。
超遙長路首,悵望空林杪。
離思從此生,還將此心了。
誰知臥病不妨禪,跡寄詩流性似偏。
葉示黃金童子愛,書題青字古人傳。
時高獨鶴來云外,每羨閑花在眼前。
對此留君還欲別,應思石??訪春泉。
昨日何悠悠,場中可憐許。
上為桃李徑,下作蘭蓀渚。
復有綺羅人,舍中翠毛羽。
相逢欲相喚,脈脈不能語。
浪造凌霄閣,虛登百尺樓。
養生仍夭命,誘讀詎封侯。
不用從黃口,何須厭白頭。
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鉤。
兩龜乘犢車,驀出路頭戲。
一蠱從傍來,苦死欲求寄。
不載爽人情,始載被沈累。
彈指不可論,行恩卻遭刺。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
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
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我聞天臺山,山中有琪樹。
永言欲攀之,莫曉石橋路。
緣此生悲嘆,幸居將已慕。
今日觀鏡中,颯颯鬢垂素。
無才多病分龍鐘,不料虛名達九重。
仰媿彈冠上華發,多慙拂鏡理衰容。
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謾相逢。
州西柳家寺,禪舍隱人間。
證性輕觀水,棲心不買山。
履聲知客貴,云影悟身閑。
彥會前賢事,方今可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