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顏使君真卿王員外圓宿寺兼送員外使回
魯公邀省客,貧寺人過少。
錦帳惟野花,竹屏有窗筿。
朝行石色凈,夜聽泉聲小。
釋事情已高,依禪境無擾。
超遙長路首,悵望空林杪。
離思從此生,還將此心了。
魯公邀省客,貧寺人過少。
錦帳惟野花,竹屏有窗筿。
朝行石色凈,夜聽泉聲小。
釋事情已高,依禪境無擾。
超遙長路首,悵望空林杪。
離思從此生,還將此心了。
顏真卿邀請朝中官員,這貧困的寺廟平時人很少。錦帳旁只有野花相伴,竹屏上還有細竹。早晨行走在潔凈的石頭路上,夜里聽著細微的泉聲。僧人修行之事境界已高,依傍禪境內心沒有紛擾。遠遠望著漫長道路的起點,惆悵地望著空林的樹梢。離別之思從此而生,也只能用這樣的心境來釋懷。
魯公:指顏真卿,封魯郡公。省客:朝中官員。
筿(xiǎo):小竹,細竹。
釋事:指僧人修行之事。
超遙:遙遠的樣子。
杪(miǎo):樹梢。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顏真卿作為當時有名的官員,邀請朝中官員到寺廟,詩人參與其中。在送別友人王員外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在寺廟的清幽環境中,面對友人離別,內心有所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營造氛圍,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達和對禪境的感悟。
入寺設僧齋,先且問客食。一味不可口,滿座皆啾唧。回顧憍陳如,缽盂未嘗濕。恁么說齋僧,有名而無實。
侍郎修好燕群公,雁塔題名二紀同。談笑靜移楊柳日,杯盤清泛芰荷風。鵬摶競祝三旌貴,鯨吸相期百榼空。此會明年應更好,馬周行亦起新豐。
故人來酹殘觴,草堂猶是題詩處。棲塵短榻,繡苔荒徑,風流誰主。冷眼論兵,狂才賭曲,廿年心素。正江山搖落,寥空鶴下,應悽斷,新亭語。也識浮生無住。感前蹤、滄波漂羽。夔門訪杜,湘皋哀屈,伶俜詞賦。一暝攀天,千憂入地,蕭然終古。又歌殘楚些,低徊笛淚,背斜陽去。
芳事從今鼎鼎來,看看花片撲樓臺。一和既盎寒如掃,錦繡香中圖畫開。
老來腳力不勝鞋,竹杖扶行步落花。待月伴云眠蘚石,尋梅陪客過鄰家。粥香瓦缽山田米,雪汎瓷甌水磨茶。今日為翁時暫出,此心長只在煙霞。
辛苦置田園,歲收五千斛。死了付兒孫,兒孫享其福。忌辰飯十僧,紙錢燒一束。人生為子孫,所得何纖粟。
去路連崇嶺,扁舟上漲濤。不違將母愿,敢嘆獨賢勞。境靜歸鳧雁,庭空長艾蒿。不妨頻拄頰,千里寄風騷。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飄蓬一往無南北,伶仃更教輕別。迸淚毫枯,沾霜鬢短,寸寸心塵難滅。荒波萬疊。念夢里神州,斗垂天闊。索共書空,此懷休向海鷗說。危枰殘劫換盡,望長安何許,離黍宮闕。亂后笙歌,愁邊鼓角,偏又啼烏悽絕。浮生懶閱。縱愿斷香留,總成灰劫。未了芳情,渚蘭空怨結。
絳帷深密障嚴霜,衿佩芬芳聚一堂。竹外瑯瑯聽春誦,咿唔聲里帶詩香。
滿山筍蕨滿園茶,一樹紅花間白花。大抵四時春最好,就中尤好是山家。
一年五千斛,十年計五萬。不知十年間,所作何事辦。暴殄天物多,也好自思算。福若不消磨,除君是鐵漢。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禁幄低張,雕欄巧護,就中獨占殘春。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待得群花過后,一番風露曉妝新。妖嬈艷態,妒風笑月,長殢東君。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競走香輪。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欲下閒庭不蹋泥,但驚飛絮與階齊。一枝誤失禽棲穩,三窟遙應兔跡迷。填塞澗溪還地厚,壅培山阜覺天低。寒光照應東窗白,咿喔應先報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