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櫳冷,梧桐一葉飄金井。
長天如水凈藏云,明月含暉變秋景。
桂枝花拆風飄飄,誰在高樓吹玉簫。
人間不見槎升漢,天上將看鵲作橋。
年少征人在何處,白露霑衣未歸去。
海畔今無漂母家,江南誰與王孫遇。
徘徊月下空長吟,吾徒自古難知音。
欲上高臺問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山家昨夜房櫳冷,梧桐一葉飄金井。
長天如水凈藏云,明月含暉變秋景。
桂枝花拆風飄飄,誰在高樓吹玉簫。
人間不見槎升漢,天上將看鵲作橋。
年少征人在何處,白露霑衣未歸去。
海畔今無漂母家,江南誰與王孫遇。
徘徊月下空長吟,吾徒自古難知音。
欲上高臺問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山里人家昨夜窗欞已感涼意,梧桐葉一片飄落在雕飾華美的井邊。遼闊天空如清水般潔凈,不見云朵,明月散發(fā)著光輝,變換出秋日景致。桂花開了,香氣隨風飄散,不知是誰在高樓上吹奏玉簫。人間看不到木筏升入天河,天上即將看到喜鵲搭成橋。年輕的征人在哪里呢,白露沾濕了衣裳還未歸來。海邊如今沒有像漂母那樣的好心人,江南又有誰能與王孫般的人相遇。我在月下徘徊,空自長吟,我們這類人自古就難遇知音。想登上高臺問明月,明月為何不照亮人心。
房櫳:窗戶。
金井:指有雕飾的井。
拆:裂開,這里指花開。
槎:木筏。升漢:升入天河。
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這里指施恩的人。王孫:泛指貴族子弟,這里指征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征人遠行、人們生活孤寂的情況。詩人可能自身也有懷才不遇、難覓知音的心境,借早秋之景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早秋之景,表達對征人的牽掛和自身難遇知音的孤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運用意象和典故增強表現(xiàn)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shù)技巧。
憶昔髫齡上帝京,
曉風殘月趁行程。
南船周聽關(guān)山曲,
北馬曾經(jīng)魯、衛(wèi)城。
故友凋零傷往事,
游衣檢點痛馀生。
即今被體看針線,
猶是當年密密成。
姑射山頭冰雪,仙人散作云霞。嫣紅姹紫讓夭斜。略似文君新寡。
最愛章江木本,居然壓倒群葩。嬌香冷蕊較爭些,婢學夫人其亞。
石遺古君子,疏瘦如寒竹。閉門非此世,寧受時名牿。一飯每矜嚴,選客常不足。滄桑眼底人,屈指幾名宿。
不見亦不思,偶聚忘拘束。老味淡處真,春光閒可掬。窗外花始蕾,馀寒怯春服。若從新歷推,已過櫻桃熟。
謔笑有今年,恢詭迷前躅。末座兩少年,英姿并珠玉。定知哀樂深,不與世同俗。相對數(shù)甲子,人生如轉(zhuǎn)燭。
我病久無詩,逢君一擊觸。咄咄百憂間,醉飽但捫腹。短章聊報君,懶曠如逃塾。
青銅一片冷無煙,
金氣相逢合在天。
隔水微霜朝漸入,
高樓明月夜長圓。
芙蓉有影渾如夢,
冰雪無心卻類禪。
莫遣此宵臨宋玉,
不堪淚臉向人前。
魚出清波庖膾玉,
菊含寒露酒浮金。
新晴鳥雀喧,偕行童仆喜。竹籃貯糖果,葉舟載妻子。好風東南來,吹綠一湖水。云光乍陰陽,波紋絢羅綺。飄飄柳絮揚,宛宛珠歌起。虹橫白蘇堤,翠籠孤山趾。往來花樹間,游人亂如蟻。聯(lián)娟南北山,修眉鏡清泚。
夷猶泛空明,澹蕩忘所企。偶瞻寶石峰,一塔插天峙。葛嶺故相宅,殘礎(chǔ)失舊址。巍峨新樓臺,照眼眩金紫。當年賈秋壑,負此湖山美。
停舟西泠橋,載謁鄂王墓。廟貌森莊嚴,忠憤何以訴。中原事已非,南渡轍如故。指點四鐵奸,愀然戒童孺。
玉泉五色魚,悠悠戲漣漪。揚鰭水潑潑,噴沫珠霏霏。日午塔影直,食飽魚身肥。長作池中物,如何化龍飛。
峨峨特立三四輩,
古賢巖廊聳冠佩。
又如黑甲照黃池,
右軍一鼓強敵退。
想當據(jù)紙般礴裸,
不許藤蘿互鉤帶,
使筆如劍倚天外。
是家淮南稱寓公,
淮南山水無此雄。
得非鄉(xiāng)夢云壑繞,
割太行脊來何東。
高居未免人跡絕,
我欲壁下安茅蓬,
日日洗耳飛流中。
先生德行冠南豐。錦繡作心胸。暫屈徒勞州縣,文章后進宗工。
督郵綱紀,才高幕府,雅望尤崇。此去定膺光寵,且須滿醉西東。
吾祖平生學苦空,
至今馀慶尚重重。
佳城氣象年來別,
秀出南屏第一峰。
汀夕雨沈原,
孤津枻輕舸。
隔霧見村遙,
林飛一星火。
板屋隱松顛,高棲遂有年。
逢人無姓字,留客是山川。
厓冱千尋雪,峰開十丈蓮。
乍登奇絕處,搔首問青天。
窮秋九月西風高,
疏林木落聲蕭騷。
出門長望無所適,
唯見空江生暮濤。
擊搏微禽拙自防,網(wǎng)羅須觸是尋常。不知利嘴鷹揚處,卻漫喧啾怨鳳凰。
鳳凰只是瑞時鳴,邂逅千年或一聲。不比喧啾爭巧舌,微禽何苦蓄疑情。
老去慚韓子,
閒來問大顛。
三山如此果,
四大是何禪。
錐卓猶馀地,
壺懸更別天。
夜航隨主駐,
春棹費流連。
高祖平生好謾罵,張王執(zhí)禮身愈下。
貫高趙午爾何人,負氣乃欲臣弒君。
柏人縣中賊暗伏,上過心動不肯宿。
怨家告變王逮捕,自剄終何補。
貫高榜笞無完膚,王事幸白王已污。
自謂吾王孱王也,不知孱王真長者。
淮陰彭越盡強王,或殺或醢皆滅亡。
高祖之德不可負,孱王幾被公等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