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齋和同僚韻
群玉峰頭一望賒,枕書舊監憶乘槎。自從蕓蠹三分席,何啻槐龍五見花。大典奏篇文綜覈,清吟落筆字橫斜。絕憐名輩諸公□,鞙璲如何趁佩霞。
群玉峰頭一望賒,枕書舊監憶乘槎。自從蕓蠹三分席,何啻槐龍五見花。大典奏篇文綜覈,清吟落筆字橫斜。絕憐名輩諸公□,鞙璲如何趁佩霞。
密云兮終風,健順閉兮罔寸蹊之通。
喟葵丘踐土而跡熄兮,矧冀方岐山之與逢。
單棠溪以鑄兵兮,靡遺蒲于董澤。
燕簴無趾而造齊廟兮,楚氓而秦其魄。
斗六王于一說兮,微儀衍之舌而不國。
嗟若先生兮,雞知時之不如。
儲唐虞之故冕兮,鬻洙泗之敝裾。
乘方輪與折軸兮,欲先鞭而疾驅。
豈不家捐而人棄兮,載之萬世之亨衢。
繄素王兮中都,若蘭陵兮圣之徒。
征九伯而佩六印兮,晞二邑宰而不得俱。
儻不欲以天球玉磬而貿康瓠兮,嗟爾后死者其舍諸。
明河漾金波,令節雙星渡。
那堪一歲愁,盡向經宵訴。
東方色熒熒,離情復如故。
猶勝遠游人,空閨泣朝暮。
相彼胎禽兮有志凌霄,剪翎鎩翼兮羈縻于籠牢,為時人之近玩兮中心郁陶。
有高人兮逆知其然,養成羽儀兮縱之于千仞之巔,使全其性兮逍遙乎九天。
九天之高兮穹窿,鶴之樂兮融融,維高人之德兮與天無窮。
淡日輕云未快晴,
涓涓溝水去無聲。
為憐一徑新苔綠,
別就墻陰取路行。
五男三女兒,僥倖肖吾祖。
賢愚掛懷抱,笑陶敢效杜。
長男近寄書,長女化為土。
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此女抱恨久,嫁不得其所。
厥夫實鴟鸮,厥舅乃狼虎。
讕訟欲殺予,破家謝官府。
不禁毀璧痛,何啻茹荼苦。
七月不落霜,卜魁城邊糜子黃。
八月霜不落,千夫下田總歡樂。
官田刈谷載滿車,官兵急公先完租。
毳帳牛車十日路,驅向城中易茶布。
和茶煮谷布裁衣,卒歲不憂寒與饑。
人人盡樂霜遲好,蕎麥沙田收更早。
但愿年年不出兵,官兵皆作農夫老。
日長官事少,食飽俸錢優。
宴坐香凝篆,欲眠書枕頭。
莫知斯我貴,此外更何求。
畢竟歸田是,他鄉莫久留。
吳中真隕少微星,洞中猶摹石上經。耆舊凋殘猿鶴怨,支硎山色為誰青。
最難同學又同修,夫婦雙棲百尺樓。到得一絲不掛處,長空孤月自悠悠。
萋萋三春草,
極目生煙霧。
既感妾衷腸,
莫斷王孫路。
分割棲禪已可哀,
紀功空費勒銘才。
人間更有癡兒女,
亂葬朝云墓畔來。
此去金沙江,日飲江中水。此水來吾鄉,清冽孰比美。
我昔游五馬,行行到馬市。遙知蜀西路,迢遞接西迤。
滬水五月渡,千載諸葛壘。自從玉斧揮,河山劃表里。
漢祠安在哉,革囊亦已矣。鐵鎖跨長虹,山川何迤邐。
臨流可賦詩,茫茫誰遣此。念子儒雅風,慷慨燕趙士。
拔劍刌水犀,破浪跨琴鯉。蜀山與滇山,長嘯風云起。
方今聲教敷,文翁遠可企。邊陲息瘴煙,春風生岸芷。
把我玉龍雪,溉彼桃共李。一卷賦心傳,流芳古越巂。
留別嫌無長物存,蕭然行李去荒村。多情惟有滄州月,千里清光照海門。
我本迂疏舊楚狂,雪泥鴻爪印他鄉。自慚不系蒼生望,祇有冰心照此方。
霞鞍金轡紫絲絳,玉帶紅靴織翠袍。
赳赳少年真手臂,津津玉氣見眉毫。
不愁造化功難補,可惜秋山勢自高。
那免牛車身后患,一場春夢亦徒勞。
山林氣蕭瑟,颯爽涼飆起。緬懷滄洲趣,迢迢隔秋水。
衰容日益枯,短發還自理。素懷玉壺冰,敢謂凍連底。
昔玷蓬萊班,忝紬金匱史。出入承明廬,遨翔彩云里。
夾座侍宸旒,簾開宮扇啟。九成鳳鳴韶,兩觀雉層壘。
高步接夔龍,傾心竭螻蟻。抱疾困沉綿,歸來竟如此。
服食求金丹,神仙渺何許。誅茆傍江郭,修竹映清渚。
窗含梧葉風,坐對芭蕉雨。雖非諸葛廬,頗似蘇公圃。
蛩響悲早秋,蟬聲咽殘暑。司空即王官,六一思潁汝。
玉笥白云深,矯首瞻天宇。貂蟬樹功勛,疏爵公侯伯。
我獨事文翰,于世寡才識。驅馳四十年,白首空自惜。
橋山隔紫煙,蒼翠難再覿。謝病遂歸休,苦被形骸役。
時時倚孤松,引領瞻天北。幸爾托絲蘿,數慰幽棲跡。
瓊章詩律清,屐齒苔痕碧。鬢顏各老蒼,燈火思宿昔。
得諧今日歡,免使遙相憶。
月落空江露氣浮,
蘆花深處宿漁舟。
寒燈映水繁星亂,
夜半潮回帶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