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忠州訪酆都觀 其一
是山來自古,與世類相忘。雨染新苔翠,風吹老柏香。神仙多漢魏,祠像半隋唐。幾許煙霞侶,相從老此鄉。
是山來自古,與世類相忘。雨染新苔翠,風吹老柏香。神仙多漢魏,祠像半隋唐。幾許煙霞侶,相從老此鄉。
昔誦前賢傳,
今即高人居。
奉親賢子孫,
努力躬三馀。
一層云閒一層峰,峰影不如云影濃。忽地風吹云盡散,馬前了了翠芙蓉。
路半崎嶇壁半斜,竹籬茅舍野人家。紅紅白白扶疏處,開遍空山鶯粟花。
韓侯嶺上陣云蒼,韓侯嶺下衰草黃。行人下馬拜祠宇,肅肅野風吹夕陽。
霍山萬疊翠鉤連,上有蒼松不計年。我欲結茅山下住,松花如雨打琴弦。
黃沙屑屑水蕭蕭,慘淡寒云國士橋。畢竟士為知己死,金臺何事笑燕昭。
水田種稻旱種麥,低嶺種蕎高種桑。一種土風淳且樸,臣居原是古平陽。
一曲橫汾繼大風,漢家天子自英雄。年年汾水秋飛雁,只剩河山夕照中。
土嶺層層穩結廬,流水活活暗通渠。田家風景清如此,笑問征人如不如?
將家須向習池游,
難放西湖十頃秋。
從此七橋風與月,
夢魂長到木蘭舟。
野煙直。疏柳依依弄碧。長亭路、尊酒送君,席帽黃塵黯行色?;仡^念故國。憔悴長安倦客。蘆花外、秋水自生,一夜愁心抵千尺。
前歡墜無跡。只舊日斜陽,紅上離席。一聲珍重調眠食??从癖K未釂,錦車何在,漫天煙草失故驛。隔形影南北。
心惻。淚痕積。嘆送客天涯,如此岑寂。飄零俊侶愁無極。剩日暮窮巷,幾聲風笛。黃昏殘雨,卻又向,夢里滴。
丹顆。
倭墮。
雨蕭蕭。
昨夜前村板橋。
筠籃兩岸賣櫻桃。
嬌嬈。
玉纖曾亂招。
搓絮替將金彈打。
流鶯罵。
含慣流丹液。
妝閣東。
飏晚風。
朦朧。
翠樓都染紅。
瑤華先吐嬋娟手,白繭生姿。不界烏絲。細作春光下剪遲。冰綃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香動南枝。兩兩同心照水時。
錦江滑膩層層染,半寫香奩。不用花縑。多少春光在玉纖。枝枝剪出皆檀暈,一朵先簪。粉印微沾。翠羽教他盡欲銜。
秋深嚴候早,百卉望霜零。
挺此東籬花,燦燦抽芳榮。
氣為淩寒健,香以飲露清。
開尊酬嘉賓,采采此日情。
金光炫琥珀,芳馥沁心靈。
昔聞甘谷水,飲者體能輕。
亦有朱孺子,服之乘云升。
幽香自吾媚,豈必慕長生。
聊學楚騷人,日夕餐其英。
時念柴桑下,悠然處士情。
山行明月步霜華,
半醉微吟意更嘉。
記取鵝湖山下路,
夜深投宿野人家。
破無明暗,截生死流。
度三有城,泛無為海。
須是識這個始得。
庭植不材柳,苑育能鳴鶴。
鼓枝游畦畝,棲釣一丘壑。
晨悅朝敷榮,夕乘南音客。
晝立薄游景,暮宿漢陰魄。
庇身蔭王猷,罷蹇反幻跡。
天下蒼生望,
朝端百辟師。
辭榮如棄躧,
得道去乘箕。
無復臨雍問,
空馀罷市悲。
會書廊廟語,
世世奉蕭規。
貪游不知止,足力疲屢試。起晚日當午,偃曝聊自恣。忽聞故人來,發我湖上意。出門何翩翩,兩足殊快利。嘗聞熨斗柄,頗怪此名異。昔年過其下,髣髴已忘記。今日天有風,湖山想奇致。相與歷西磧,山窮見湖勢。沿流正縈紆,撫石得小憩。飛湍擊噌吰,穹壁立赑屃。洗出如削成,斗絕畏崩墜。閃爍絢丹堊,剝落疑文字。傾厓側足過,陰壑緣藤縋。燕磯與黿渚,生平快游地。遂儗兼勝概,恍惚理夢寐。高歌遏水聲,浩蕩入胸次。吾欲乘長風,悠然向天際。惜哉多舟楫,使我不得濟。
揚雄與世漸無緣
誰作侯芭守太玄
今上好文先帝武
白頭空自感流年
不信莊生是謬悠,
莊書看罷倚南樓。
胸藏滄海有馀量,
氣逼南山更出頭。
千古榮枯歸野馬,
一枝安便是蒙鳩。
何如也被薰風笑,
可是人愁我不愁。
受箓壇前云更長,春風漠漠杏花香。峰回路轉無人處,恰見天書字數行。
竦楶雕珉萬萬層,云頭晃晃現觚棱。野人自愛幽深景,只是尋常不見僧。
道院中間沐發容,施來元自贊皇公。君能百拜香煙下,不怕丹瓊路不通。
蟲蛀黃連徹夜焚,秦謠楚誦少人聞。近前欲問新宮信,鶴帶靈芝入暮云。
帶淺人家隱樹深,嫩晴天色弄云陰。好風裊裊穿林去,吹散松黃似郁金。
遨游自是不思歸,花氣蒸衣氣力微。拋棄文書亡俗累,嶺猿吟后閉山扉。
天風穩送步虛聲,雜和漫山檜柏鳴。遠望山腰多白石,細看知是野人行。
中峰道士蕊珠丹,曾與神仙玉煉顏。見說醉來燒隱訣,藥爐蕭瑟臥空山。
紫陽道院古丹青,恨渠猶畫化胡經。晚香滅沒人歸后,自有天風撼玉鈴。
砌穴蕭森隔土橋,項梁城頌最蕭條。羽衣歌此招魂魄,直送幡旗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