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勸俗兄弟二首 其一
同氣連枝本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同氣連枝本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蒼蒼楓樹林,草合廢宮深。
越水風浪起,吳王歌管沈。
燕歸巢已盡,鶴語冢難尋。
旅泊彼何夜,希君抽玉琴。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輕獵騎,承誨訪沈潛。
云勢將峰雜,江聲與嶼兼。
還當見王粲,應念二毛添。
廬山道士夜攜琴,
映月相逢辨語音。
引坐霜中彈一弄,
滿船商客有歸心。
山前白鶴村,竹雪覆柴門。
候客定為黍,務農因燎原。
乳冰懸暗井,蓮石照晴軒。
貰酒鄰里睦,曝衣場圃喧。
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玉貌承嚴訓,金聲稱上才。
列筵青草偃,驟馬綠楊開。
潘縣花添發,梅家鶴暫來。
誰知望恩者,空逐路人回。
五侯軒蓋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車日。
零陵太守淚盈巾,彼方韶景無時節,山水諸花恣開發。
客投津戍少聞猿,浪里爭迎三蜀貨,月中喧泊九江船。
今朝小阮同夷老
青袍蕓閣郎,談笑挹侯王。舊箓藏云穴,新詩滿帝鄉。
名高閑不得,到處人爭識。誰知冰雪顏,已雜風塵色。
此去復如何,東皋岐路多。藉芳臨紫陌,回首憶滄波。
年來倦蕭索,但說淮南樂。并楫湖上游,連檣月中泊。
沿溜入閶門,千燈夜市喧。喜逢鄰舍伴,遙語問鄉園。
下淮風自急,樹杪分郊邑。送客隨岸行,離人出帆立。
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邊去。暗入無路山,心知有花處。
登高日轉明,下望見春城。洞里草空長,冢邊人自耕。
寥寥行異境,過盡千峰影。露色凝古壇,泉聲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別自堪悲。為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
靈空聞偈夜清凈,
雨里花枝朝暮開。
故友九泉留語別,
逐臣千里寄書來。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閑。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隨山。
名寄圖書內,威生將吏間。
春行板橋暮,應伴庾公還。
愁與醉相和,昏昏竟若何。
感年懷闕久,失意夢鄉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
江樓覆棋好,誰引仲宣過。
素舸載陶公,南隨萬里風。
梅花成雪嶺,橘樹當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開野荻中。
歲終書善績,應與古碑同。
愁聽千家流水聲,相思獨向月中行。
侵階暗草秋霜重,
更送乘軺歸上國,應憐貢禹未成名。
楚鄉云水內,春日眾山開。
淮浪參差起,江帆次第來。
獨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
漢詔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褒谷通岷嶺,青冥此路深。
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
古郡三刀夜,春橋萬里心。
唯應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高樓吹玉簫,車馬上河橋。
岐路自奔隘,壺觴終寂寥。
芳蘭生貴里,片玉立清朝。
今日臺庭望,心遙非地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