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恭皇后挽詞 其二
鬰鬰南山路,傷心鳳翣紅。
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風。
故劍恩雖厚,中珰事已空。
但余彤史筆,內傳紀陰功。
鬰鬰南山路,傷心鳳翣紅。
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風。
故劍恩雖厚,中珰事已空。
但余彤史筆,內傳紀陰功。
南山的道路上一片郁郁景象,看著那紅色的鳳翣我滿心哀傷。哀傷的挽歌如《薤露》般凄涼,隱秘的宮殿掩去了往日的芬芳。皇帝對皇后舊情雖深厚,可身邊侍奉的宦官之事已成空。只留下彤管史官的筆,在后宮傳記里記載皇后的陰德之功。
鬰鬰:茂盛的樣子,這里形容南山道路周邊景象。
鳳翣(shà):古代帝王或后妃出行時儀仗中的大掌扇,用野雞尾編成,這里指皇后葬禮儀仗。
薤(xiè)露:古代挽歌名。
秘殿:隱秘的宮殿。
椒風:漢代皇后所居宮殿名,后泛指后妃居所。
故劍:典出漢宣帝立許平君為皇后事,喻結發之妻。
中珰(dāng):指宦官。
彤史:古代女官名,負責記載宮闈起居等事,也指其所撰史書。
陰功:指女性在閨門之內所積的功德。
安恭皇后是宋光宗趙惇的皇后李氏的婆婆。此詩應創作于安恭皇后去世時,當時宮廷上下舉行葬禮儀式,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挽詞,以表達對皇后的哀悼和追思。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安恭皇后,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意境哀傷、語言典雅。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宮廷的喪葬文化和對皇后品德的肯定。
木末俯清軒,獨立久延佇。
何人騎鶴來,髣髴吹笙侶。
花氣芬芳早芊芊,
浪跡天涯年復年。
比翼雙飛簾幕外,
夕陽影里任蹁躚。
誰擾奚山眾,焚林獸已窮。
徙薪能遠慮,下瀨得深攻。
南嶠肩隨息,中朝論愈公。
但知分謗喜,寧肯自論功。
午夢睡新足,西溪微暑侵。
高堂通爽氣,綠樹愛繁陰。
甃潤冷侵舄,檐虛風入襟。
獨攜梅老集,終日伴沉吟。
蓬瀛久輟列仙班,時見烏朝數往還。
銷寂潛虬敖嫩水,?褷凍雀紇千山。
流黃度曲填金縷,搗素緘愁寄玉關。
不是甘泉烽火近,有人心折大刀環。
京山南去郁嵯峨,矯首孤云奈爾何。楚水可無魚素到,王家從昔馬曹多。緘開一字成珠玉,句就千秋讓薜蘿。莫倚竹林憎俗物,也能兼為阿咸過。
霜威不入鬢絲春,誰識三朝柏府臣。酬月獨成橫槊句,醉花翻愛吐裀人。放懷云夢時時闊,論舊山陽字字真。尺牘向來江表擅,卻因驚坐許陳遵。
章華臺畔百花枝,花底春迷白接?。埋照自來多寓酒,逃名不盡為談詩。聽殘估客西陵樂,忘卻中丞南部時。任是江山能殢興,舍人還有治裝期。
莫惜縈回上九盤,
洗心雙瀑雪花寒。
野翁酌水煎茶獻,
自古人來到此難。
幽懷無處對秋陰,
數疊云峰壓翠岑。
安得水邊開一閣,
蓮花風信滿衣襟。
此老愁心極,千秋一擅場。
不成為稷契,終得掩曹揚。
流落才招取,遭逢事感傷。
安排詩作史,有意果蒼蒼?
臉傅朝霞衣剪翠。重重占斷秋江水。一曲采蓮風細細。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
欲摘嫩條嫌綠刺。閑敲畫扇偷金蕊。半夜月明珠露墜。多少意。紅腮點點相思淚。
簾外飛花愁掛樹。柳線搓煙,欲綰春難住。蛺蝶成團慵對舞。宿花香夢尋無處。
幾度問花花不語。瘦盡嫣紅,散落胭脂雨。踏作春泥香滿路。多情燕子銜將去。
險成天塹竟如何,
一片孤城孰荷戈。
日遠長安何處望,
煙波江上暮云多。
水云媚一窩,去天九萬五。饑腸冰玉清,飽嚼云月苦。
掉頭懶應客,多謝巢與許。客去掩柴扉,隨引雞豚數。
仰面看行云,藹藹翳層宇。庭柯鳥聲和,喚醒夢中語。
君年四十八,我年四十五。百年幾會面,念此長恨苦。
金臺首相見,各委霞外許。擁懷素心人,動輒屈指數。
賁然三子來,歡聲撼茅宇。瀧濱是曹溪,他雨對床語。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得意時。
正得意時常起舞,到麾毫處輒能飛。
南溟萬里鵬初舉,遼海千年鶴乍歸。
豈止一詩而已矣,堯夫非是愛吟詩。
萬里馳驅趁夕暉,
胡笳羌笛聽全非。
可憐青冢埋香骨,
空使芳魂月夜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