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余倅二首 其一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東南雖數任,來往祇單車。
上相逢知己,清時草辟書。
才寬天命窄,轓左換靈輿。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東南雖數任,來往祇單車。
上相逢知己,清時草辟書。
才寬天命窄,轓左換靈輿。
自從踏上追求功名之路,他內心始終淡泊。雖在東南多地任職,往來卻僅乘一輛單車。在朝堂上曾遇到知己,太平時期起草征召文書??上Р艑W寬廣但天命短暫,官車之位換成了靈車。
倅(cuì):副職,這里指余倅是副職官員。
淡如:淡泊的樣子。
數任:多次任職。
祇:只。
清時:太平時期。
辟書:征召的文書。
轓(fān):古代車廂兩旁反出如耳的部分,代指官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余倅是一位為官清廉、淡泊功名的人,可能與詩人相識且有一定交情。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追思和惋惜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余倅,突出他淡泊名利的品性和英年早逝的遺憾。詩風質樸,在當時可能表達了對賢才離世的普遍惋惜之情。
北望中原萬里遙,南來喜見洛陽橋。
人行跨海金鼇背,亭壓橫空玉虹腰。
功不自成因砥柱,患宜預備有風潮。
蔡公力量真剛者,遺愛勝于鄭國僑。
別墅生涯富古今,凝流夢卜苦追尋。
一封細札三家市,萬卷新書四海心。
北闕龍吟清晝永,東臯猿嘯白云深。
滿懷經濟今休靳,聞道蒼生渴傅霖。
偶隨舶趠上淮州,忽見霜凝尚此留。
屢指云天談故國,幾從煙水理歸舟。
自知客子驚殘歲,賴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銀燭,巴山卻話夢中游。
殺卻王章愛孔光,舉朝誰復說興亡。
未能免俗歌新美,豈不懷歸念楚狂。
斗酒只今猶寂寞,小池無舊已荒涼。
秋風細雨催人去,似恐徘徊費感傷。
滿眼春光處處山,妨人行樂幾多端。
絕憐玄圃一步地,便勝香山八節灘。
莫放賞心閑里過,擬將物化靜中觀。
未開桃李留春事,可是芳苞不耐寒。
軒蓋事朝謁,閶闔方晨趨。
霜露懷松楸,慨然賦歸歟。
確志感清衷,載以使者車。
往宣問事條,勿但安田廬。
隔岸連平野,鄰家背短城。
海風無日息,楚水照人清。
有子能干祿,全家可代耕。
飯余無一事,更覺勝平生。
風伯吹云不成雨,稼穡如焚誰守土。
鈴齋夜聞水車聲,遙想田間老農苦。
汗流氣喘饑眼花,厭聞窟中鼉打衙。
妻兒相勞勿愁嘆,多少高田無水車。
先生來潮南,先生一時屋。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載足。
嗚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遺樹今猶存。春山二月春鳥響,游人樹底羅酒尊。
尊殘倚樹初不語,暗覺山翁淚如雨。山翁之淚良可憐,我生不及元和前。
元和萬事已塵土,惟有喦邊留此樹。樹本于人果何識,為是先生手親植。
先生一去今幾秋,喦頭滿樹春風浮。風從昨夜何懰慓,儼似當年祛鱷色。
鱷魚東遁不回頭,一帶寒江遶郡流??と讼蛲頎帤w舟,樹與江波相對愁。
溫陵尊酒偶相逢,記得同年舊日容。
書讀短檠游太學,經傳絳帳適臨封。
清新得句腸生錦,瘦硬通神筆吐鋒。
莫向炎州嘆官冷,行看胡海起元龍。
夔皋不著書,周召不決科。
端坐廟堂上,四海臻泰和。
此道固如是,后來文藝多。
嗒然空山中,獨抱明良歌。
幽居閟古寺,隙地滋春綠。
汲水延晚花,推窗數新竹。
嘉蔬喜晨餐,小雨昨夜足。
儻使多暇時,終甘食無肉。
老樹半藤蘿,野色入窗戶。
空明浮屋梁,蕭爽發幽趣。
晚涼進微風,平江瀉煙露。
露久山月來,蟬聲發高樹。
風雨日蕭瑟,軒窗浸虛涼。
清燈閃復定,寒漏為之長。
老覺世念少,病須藥物良。
晨興滌顫手,供此一瓣香。
出家無易事,了道亦非難。各自要努力,如人擔上山。
累劫負償命,此生莫等閑。遇時若不順,展轉落讎關。
佛與人方便,度人及登山。布身而填險,為眾代艱難。
荷擔如來者,莫道不當番。汝逆和尚順,明朝報愈艱。
汝見有福者,擁從物如山。在處皆如是,因修得世間。
若爭人我相,不如快下山。若酬自己債,豈用學燒丹。
相逢無別有,動不是風幡。前后都還卻,獨坐大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