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參政
聞道先生欲掛冠,先生幾日出長安。
去時莫待淋頭雨,歸日須防徹骨寒。
已遂平生多少志,莫令末路去留難。
二疏畢竟成何事,留取他年作畫看。
聞道先生欲掛冠,先生幾日出長安。
去時莫待淋頭雨,歸日須防徹骨寒。
已遂平生多少志,莫令末路去留難。
二疏畢竟成何事,留取他年作畫看。
聽說先生您打算辭官歸隱,不知先生您幾日會離開長安。離開時不要等到大雨淋頭才行動,歸來時要防備徹骨的寒冷。您已經實現(xiàn)了平生多少志向,不要讓晚年在去留之間感到為難。漢代的疏廣、疏受辭官歸隱最終又成就了什么呢,只留下供后人作畫欣賞的故事罷了。
掛冠:指辭官。
長安:這里借指京城。
淋頭雨:比喻遇到重大的困難或變故。
徹骨寒:比喻生活的艱難困苦。
二疏:指漢代的疏廣、疏受叔侄,他們在顯貴時主動辭官歸隱。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友人打算辭官歸隱,詩人可能出于對友人的關心,寫下此詩。在古代,官員辭官歸隱是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會面臨諸多現(xiàn)實問題和社會輿論,詩人或許有感于此而創(chuàng)作。
這首詩主旨是圍繞友人辭官歸隱之事展開。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比喻和用典表達對友人的關切與思考。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xiàn)了古人在面對人生進退時的思考和相互之間的情誼。
山僧不會佛法,為人總沒來由。或時半開半合,或時全放全收。
還如萬人叢里,冷地掉個石頭。忽然打著一個,方知觸處周流。
趙州有四門,門門通大道。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長安。
門門通大道,畢竟誰親到。路路透長安,分明進步看。
歲晚未歸客,西鳳門外寒。
小熨芳箋。煙根露蕊,倩影親傳。
粉本雙身,黃絁一夢,薄負嬋娟。
年年聽雨空山。消不得、天花妙鬘。
休問東風,色香多少,葉葉情禪。
郁郁久居吾老矣,棲棲不息某何為?
圣人不死談仁義,上帝無靈放魍魑。
風雨一天秋寂寞,家山萬里夢迷離。
長安冠蓋多豪貴,慚愧梁鴻詠五噫。
邂逅營居得近僧,
唯師更住最高層。
半甌香茗浮春雪,
一飯寒蔬帶曉冰。
東樓歡會付空言,誼重連枝豈異根。
拜命恩隨驄馬客,鐘情目斷鹡鸰原。
清風帆掛清江浦,白簡霜飛白下門。
最是舊京人快睹,豸冠三世太丘孫。
云門是個老阇黎,
衲僧巴鼻幾時知。
拄杖從教不得動,
春來未免倒抽枝。
幽入白云鄉(xiāng),曲通高士屩。
門外蔣生開,山中翁子托。
掃迎佳客來,塞斸荒茅錯。
何云行不由,穿林聽野雀。
歷歷山頭雪,
冷冷松下風。
樽中亦有酒,
恨不與君同。
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東。
故國幾時到,扁舟今夜同。
岸高楊柳露,洲遠荻蘆風。
曠坐對清影,浮生念轉空。
昨日異今日,今吾猶故吾。
春風此何時,白發(fā)不我謀。
平生兩干邪,動止必相須。
子抱荊山珍,我握靈蛇蛛。
良價不一值,千駟猶泥涂。
埋骨置土中,焉辨賢與愚。
修名懼不立,歸哉南山隅。
文筆翩翩羔雁群,錦心綺歲更推君。
東山嘯傲同安石,南海揚靈有陸云。
見說洛妃曾解佩,可容大令再書裙。
瑤天笙鶴今盈耳,黛玉軒中硯已焚。
鶯啼急。落花滿地無人惜。無人惜。尊前別酒,天涯行客。
匆匆折柳流觴節(jié)。孤舟風味誰禁得。誰禁得。暮鴉殘照,水聲山色。
秋月已如雪,秋風已如鐵。孤鐙取寒光,有女當窗織。
廢我一宵瞑,看絲乍盈尺。廢我兩宵瞑,看絲不成匹。
豈不畏龜手,此心凜無逸。
昨日入城提蟹筐,東鄰嫁女耀豐妝。
彩幣千百束,綺羅十二箱。龍章象服何煌煌,平生不識蠶與桑。
歸來泣對機中錦,知與誰人作嫁裳。
抽刀斷機不如寢,又聽絡緯啼金井。
梓里棠封溯昔賢,披尋卷牘寫聯(lián)翩。
時形夢入羹墻里,不覺春回梅柳邊。
天道循環(huán)寒代暑,他鄉(xiāng)羈旅日窮年。
歲除懶把新詩祭,客到猶欣醉欲眠。
巷南諸子足才賢,
邂逅相逢秀句傳。
強作短章同寄與,
異時見我一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