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語自娛紙墨少便不欲記之云衲禪人請書蓋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靜思隨意走筆不覺盈帙故掩而歸之復囑慎勿以此為歌詠之助當須參意則有激焉 其七
滿頭白發瘦棱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曬朱藤。黃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外僧。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栽藕種茭菱。
滿頭白發瘦棱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曬朱藤。黃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外僧。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栽藕種茭菱。
少卿令德公,不肯入州府。種花養風煙,藝木蔭庭宇。
了無適俗韻,真可與晤語。永懷君詩句,凈洗我塵土。
如何百里問,此秘欠未覩。今晨款荊扉,老氣壓方虎。
新詩疾雨風,妙字列行伍。華宗有后山,句律嚴七五。
豫章乃其師,工部以為祖。君方討淵源,奚啻窺牖戶。
我貧無一錢,不敢學農圃。空余數卷書,腸腹自撐拄。
中興論相得耆英,進退能為國重輕。
有望臨人山泰華,無私待物器權衡。
兩朝禮貌緣同德,多士憑依為至誠。
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時生死極哀榮。
山椒云氣佳,林表雨聲急。
元戎郊坰去,歸騎旌旆濕。
老夫不能陪,涼傍竹窗入。
兒報夕陽明,環城碧簪立。
問訊江南美,人推道院州。
雨前收雀舌,雪底薦貓頭。
有客同僧過,頻年遣仆求。
故交今五馬,解送老龐不。
觴詠陪真率,言談見坦夷。
凄涼今日事,牢落暮年悲。
有淚看詩卷,無情對酒巵。
哀哉王子敬,吾黨一何衰。
獨烹茶山茶,未對雪峰雪。
須知千里間,只共一眀月。
陳家參玄人,道眼應一瞥。
為語管城君,相從熾然說。
歳星一別又回天,貧賤交情老更堅。
傳世典型清徹骨,向人懷抱直如弦。
經營象郡三椽屋,漂泛龍城一葉船。
風雨蕭蕭雞自曉,此心常與子周旋。
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薫。
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
沈水已成燼,博山尚停云。
斯須客辭去,趺坐對余芬。
吾評古法書,固自有高下。
端州遺我石室碑,一字千金恐非價。
莫邪之劍難爭鋒,李公落筆神氣同。
詩鳴一代屬山谷,草根亦復吟秋蟲。
渺渺邈邈,十方該括。
坦坦蕩蕩,絕形絕相。
目欲視而睛枯,口欲談而詞喪。
文殊普賢,全無伎倆。
臨濟德山,不妨提唱,
龜吞陜府鐵牛,蛇咬嘉州大像。
嚇得東海鯉魚,直至如今肚脹。
歷數交游內,公家雅有連。
舍人先即世,駕部復沈泉。
遠訃聞今夏,高談記昔年。
離窮一片影,大似老夫然。
清溪東南馳,礙此碧玉峰。蛟龍夜相宅,奮迅生雷風。
剨開兩貝闕,鑿翠成珠宮。坐令空洞處,一水油然通。
泉流百道來,投注萬斛鐘。不知深幾許,湛若镕青銅。
定應天下稀,豈但湘南雄。嘉與二三子,葉舟渺相從。
周旋乳蓋底,蕩漾菱花中。為我告行客,無為苦匆匆。
小酌清泠淵,洗汝塵坌胸。
晚覺身名誤,悠悠定孰親。
卻回苕水棹,來看武林春。
避地將安往,尋山莫厭頻。
百錢挑竹杖,云外踏嶙峋。
谷風不須歌,朋友道缺絕。請歌伐木詩,歌罷聽吾說。
漢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甘泉久論思,陽羨小休歇。
郊園谷幽幽,喬木覆清樾。百禽鳴其間,相喚極可悅。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難結。不如侶荊溪,迥與世情別。
淡乎若無味,了不見涼熱。是以樂從之,諸峰況羅列。
趙侯有能事,短紙藏曲折。更作陶淵眀,飄飖弄明月。
別來不寄一行書,貝葉瑯函想自娛。
喜得直廬新內閣,夢成同舍舊東都。
絕知筆底鶱騰在,未省體中安隱無。
見說閩山小兒子,夤緣即罷數趨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