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堂樂章:外辦將出
總章陳昔典,衢室禮惟神。
巨集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
負扆三春旦,充庭萬宇賓。
顧己誠虛薄,空慚馭兆人。
總章陳昔典,衢室禮惟神。
巨集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
負扆三春旦,充庭萬宇賓。
顧己誠虛薄,空慚馭兆人。
總章宮陳列著往昔的典章,衢室中敬奉著神靈。宏大的規制如同天地般廣闊,神的作用如同造化萬物。君主在陽春三月初坐于屏風前,滿朝都是天下的賓客。自感實在是才德淺薄,空自慚愧駕馭著萬民。
總章: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
衢室:傳說中唐堯征詢民意的處所。
巨集規:宏大的規制。
葉:合。陶鈞:制作陶器的轉輪,比喻造就、創建。
負扆:背靠屏風,指帝王臨朝聽政。
馭兆人:統治百姓。
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首詩可能是在唐明堂舉行祭祀等重大儀式時所創作。當時唐朝處于相對繁榮穩定的時期,統治者注重禮儀制度的建設,通過舉行各種儀式來彰顯朝廷的威嚴和正統性。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朝廷禮儀和君主的統治理念,突出了對典章制度和神靈的尊崇。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唐代宮廷文化和詩歌創作的重要資料。
黑云塞空萬馬屯,轉盼白雨如傾盆。
狂風疾雷撼乾坤,壯哉澗壑相吐吞。
老龍騰拏下天閽,鱗間火作電腳奔。
巨松拔起千年根,浮槎斷梗何足論。
我詩欲成醉墨翻,安得此雨洗中原。
長河袞袞來昆侖,鸛鵲下看黃流渾。
貫花籖帙壓車轅,惟子窮探到本源。
聽法鬼神環麈尾,質疑英俊集龍門。
孤舟此日輕為別,尺素何時遠見存。
坐想文殊對摩詰,高談無礙九河翻。
涉世緣雖薄,居山味自長。
穿云雙履濕,洗藥一溪香。
有酒作臉纈,無愁供鬢霜。
遼天渺歸鶴,千載付茫茫。
危檻凌風出半空,怪奇造化欲無功。
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
日月匆匆雙轉轂,古今杳杳一飛鴻。
酒酣獨臥林間石,未許塵寰識此翁。
策策桐葉風,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燈青,幽壁百蟲語。
嗟余豈愿仕,老病歸無所。
屈指計歲年,強半墮羈旅。
荷戈北戍秦,掛席西適楚。
名慚垂竹帛,文不諧律呂。
所余惟一死,忍復類兒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輕舉。
清泉遶屋竹連墻,回首微官意已忘。
小甕帶泥收洛筍,細鱗穿柳買河魴。
黃旗萬里無侯骨,紅燭千鐘有酒腸。
欲起九原誰可友,蘭亭修褉晉諸王。
一雨二十日,頹墻屋茆爛。扶杖出門行,四顧水彌漫。
村迥鳩爭巢,村昏雞失旦。荒庭蛙黽豪,空廡螢火亂。
蠧魚敗書編,萍草黏戶半。清風忽東來,一剪雨腳斷。
天青日杲杲,河白星燦燦。車轍尋舊途,船步出新岸。
稍喜泥潦干,破灶得炊爨。賤貧固多憂,長歌寄吾嘆。
綠發凋零白發多,山林未死且婆娑。
無端忤俗坐狂耳,甚欲讀書如懶何。
雨過亂蓑堆野艇,月明長笛和菱歌。
此中得意君須領,莫愛車前印幾窠。
肺渴常止酒,目昏復捐書。
蒲團坐袖手,一窗寛有余。
心知世緣薄,分與鐘鼎疏。
湛然千仞淵,養此徑寸珠。
光明照憂患,何適不自娛。
白云可與友,晴空閑卷舒。
霧雨昏昏地氣騰,盤中朝暮厭驅蠅。
未看霽色排陰翳,先覺清寒洗郁蒸。
喚客喜傾新熟酒,讀書貪趁欲殘燈。
明朝樂事真當賀,山北山南曵瘦藤。
老覺人間無一欣,窮閻掃軌謝紛紛。
已憑白露洗明月,更遣清風收亂云。
棲鵲揀枝寒未穩,斷鴻呼伴遠猶聞。
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長吟夜向分。
細雨暗村墟,青煙濕廬舍。兩兩犢竝行,陣陣鴉續下。
紅稠水際蓼,黃落屋邊柘。力作不知勞,歸路忽已夜。
犬吠闖籬隙,燈光出門罅。豈惟露沾衣,乃有泥沒胯。
誰憐甫里翁,白首學耕稼。未言得一飽,此段已可畫。
鶴瘦龜饑與靜宜,更闌徙倚竝清池。
月當三五初盈夜,河直西南欲落時。
浩浩醉歌群鶩起,翩翩孤影角巾欹。
飛僊授我青瑤簡,索賦山中夜興詩。
兩京煙柳厭邊塵,又見淳熙十四春。
薄命邅回猶許國,孤忠懇欵欲忘身。
蘇君落魄黃金盡,褚令悲傷白發新。
曾向延和隨仗入,至今殿檻夢嶙峋。
小院鉤簾掃落花,公余蕭散似山家。
下巖紫壁臨章草,正焙蒼龍試貢茶。
塞上遠游心尚壯,車中深閉發先華。
老來日月真堪惜,愁聽高城咽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