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廢書終日危坐
肺渴常止酒,目昏復捐書。
蒲團坐袖手,一窗寛有余。
心知世緣薄,分與鐘鼎疏。
湛然千仞淵,養此徑寸珠。
光明照憂患,何適不自娛。
白云可與友,晴空閑卷舒。
肺渴常止酒,目昏復捐書。
蒲團坐袖手,一窗寛有余。
心知世緣薄,分與鐘鼎疏。
湛然千仞淵,養此徑寸珠。
光明照憂患,何適不自娛。
白云可與友,晴空閑卷舒。
因肺渴常常戒酒,眼睛昏花又放下書籍。坐在蒲團上袖手而坐,窗前空間顯得很寬敞。心里知道與世俗緣分淺薄,注定和富貴疏遠。心如千仞深的深淵般沉靜,滋養著這徑寸之珠。這光明能照亮憂患,無論到哪里都能自我愉悅。白云可以成為朋友,晴天里悠閑地舒卷。
肺渴:因肺燥而口渴。
廢書:放下書。
蒲團: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子,僧人坐禪及跪拜時用。
鐘鼎:指代富貴。
徑寸珠:直徑一寸的大珠,這里比喻人的內心。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身體不適(病目),無法讀書,在這種情況下,他反思自身與世俗的關系,從而創作此詩,展現出一種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思想。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和精神追求。
總角曾隨上峽船,尋思如夢可悽然。夜來孤館重來宿,枕底灘聲似舊年。
君馬黃,當風嘶路旁。關山不憚遠,君命重有將。大劍帶陸離,千里歌載馳。路幽川谷陜,日宴行者饑。下馬知馬勞,上馬憂馬遲。馬遲竟何罪,君命不可違。
玉山窟儡天下絕,起伏進退皆天機。巧如驚猿木杪墜,輊如快鵑峰尖飛。流蘇帳下出新劇,河梁古別傳依稀。黃龍磧里胡雛語,李陵臺前漢使歸。當筵舞劍不辟客,頓足踏地爭牽衣。玉簫金管靜如水,西夏鈿山相是非。昔聞漢主出大漢,七日始脫平城圍。當時論功孰第一,木偶解走單于妃。奇兵百萬竟何事,將軍賜級增光輝。龍爭虎戰亦同幻,尊中有酒君無違。嗚呼在家雙鳳和我曲,玉斗碎落千珠璣。
雙鬢晚風前,一笛秋云外。木葉飛時看好山,山亦于人耐。意到偶題詩,飲少先成醉。笑折花枝步短檐,此意無人會。
白雁久無家信,青袍虛度年光。自覺夢中是客,何言醉處為鄉。
泥行草屩自扶輪,來上平岡問谷神。要識方舟老博士,盧敖元是避秦人。
朝出南郭門,遙指西山陰。馬蹄與石斗,宛轉愁我心。溪谷莽回互,寒風振穹林。黃葉灑我衣,巖泉走哀音。凄凄霜露降,窮思浩難任。人生亦何為,百年成古今。華堂昔燕處,零落歸丘岑。況復不得保,悲來淚沾襟。
寇盜連年劇猬毛,一身無處可奔逃。陳平自合西歸漢,諸葛焉能北事曹。嗟我命兼才共薄,仰君名與德俱高。幾時一笑滄浪畔,右手持杯左手螯。
夜深人悄漏聲殘。秋色滿江干。寒煙野塘橫渡,誰寫畫圖間。風瀝瀝,月彎彎。坐更闌。寶鼎香燼,銀漢星稀,蝶夢飛還。
江頭楊柳翠如煙,遠客歸登柳下船。桃葉波平千嶂曉,鯉魚風起一帆懸。鄉關近海皆名郡,禾黍盈疇盡義田。聞說秋來鱸正美,白頭張翰許同筵。
太昊祠東鐵墓西,一樽曾與子同攜。回瞻郡閣遙飛檻,北望檣竿半隱堤。飯豆羹藜思兩鵠,飲河噀水賴長霓。如今勝事無人共,花下壺盧鳥勸提。
忍命飄零苦未辭。家山入破漸難支。行為別地猶容色,已自哀時說護持。梅語憶,遠如期。怨呼聲斷不能詞。垂楊歲歲橫心綠,腸轉鶯啼序早知。
仙郎久別聽征鴻,兩地登高悵望同。河岳愁云連趙北,海天佳氣滿吳中。老來避世家難定,亂后悲秋賦轉工。籬畔黃花應自惜,一枝留取傲霜風。
吾道如山欲撼搖,群兒毀譽漫前朝。冷看狂罵黃冠奕,卻笑辛酸合爪蕭。
仁挾翔風勇駕霆,皇華使者出祥刑。福星一夕遷吳分,卻向龍山現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