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口遇雨
七月欲盡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嘆不止田間夫。
嘔啞水車日夜響,漕河揚塵成坦途。
喜見此溪深且廣,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間槭槭水漚起,兩岸人物歡欲呼。
未聞霶霈潤龜拆,且使萬物聊沾濡。
船窗飄灑疎蓬漏,客意自適涼襟裾。
引身東望云氣薄,未知帝城有此無。
傳聞今日方奏告,便有響應來斯須。
人家百萬苦炎熇,君王齋禱幾月余。
君王齋禱幾月余,云師雨師其疾驅。
七月欲盡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嘆不止田間夫。
嘔啞水車日夜響,漕河揚塵成坦途。
喜見此溪深且廣,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間槭槭水漚起,兩岸人物歡欲呼。
未聞霶霈潤龜拆,且使萬物聊沾濡。
船窗飄灑疎蓬漏,客意自適涼襟裾。
引身東望云氣薄,未知帝城有此無。
傳聞今日方奏告,便有響應來斯須。
人家百萬苦炎熇,君王齋禱幾月余。
君王齋禱幾月余,云師雨師其疾驅。
七月快結束八月剛開始,天氣久旱不雨暑氣未消。下田莊稼焦卷上田莊稼枯槁,田間農夫愁嘆不停。水車日夜發出嘈雜聲響,漕河揚起塵土成了平坦道路。很高興看到這條溪水又深又寬,烏云忽然從西北角落涌起。林間風聲作響水面泛起水泡,兩岸的人歡喜得要呼喊。還沒聽到大雨滋潤干裂的土地,暫且讓萬物稍稍沾濕。船窗有雨飄灑稀疏的船篷漏雨,我心境閑適涼爽了衣襟。我伸身向東望云氣漸薄,不知京城是否也有這雨。聽說今天剛上奏禱告,馬上就有回應。百萬人家苦于炎熱,君王齋戒祈禱已有幾個月。君王齋戒祈禱已有幾個月,云神雨神快快趕來。
徂(cú):往,去,這里指暑氣消退。
焦卷:指莊稼因干旱而卷曲。
嘔啞:象聲詞,形容水車轉動的聲音。
漕河:運漕糧的河道。
玄云:黑云。
槭槭(qì qì):象聲詞,形容風聲。
霶霈(pāng pèi):雨大的樣子。
龜拆:同“龜裂”,土地因干旱而裂開。
沾濡:浸濕。
帝城:京城。
斯須:片刻。
炎熇(hè):炎熱。
此詩創作時正值久旱不雨,莊稼受災,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在途中遇到降雨的跡象,有感而發。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旱災對百姓生活影響巨大,君王可能也為緩解災情進行了齋禱等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久旱災情和百姓疾苦,突出了降雨的重要性。其特點是寫實性強,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民生問題。
翠嶺當城起,清江擘硤流。
軻峨商客艑,嘈囋酒家樓。
豐歲人元樂,殘年我獨愁。
秦吳環萬里,感槩故貂裘。
汾獻升云鼎,秦遺蝕雪碑。
沿溪傍水便開山,我亦聞之擬往還。
一日無僧渾不可,十年作客幾能閒。
書成短偈堪留寺,說到真虛欲點頑。
正有許多為政處,僅將心思付禪關。
春缸玉酒細鱗紅。怨鳥啼花隔數重。銀子蒜垂簾押靜,新開背面兩鸞櫳。
櫳鸞兩面背開新。靜押簾垂蒜子銀。重數隔花啼鳥怨,紅鱗細酒玉缸春。
今朝正月半,舉個舊公案。
一燈百千燈,千人萬人看。
百草頭邊,威音那畔。
相逢若是個中人,終不隨他光影轉。
東海蕭生射策時,
棲棲何事抱關為。
豈知師傅持衡日,
不是承恩是履危。
記金牛湖上,門對青山,畫閣停橈。一抹疏奩影,正初三碧夜,第六紅橋。垂楊尚有幾樹,瘦過沈郎腰。恁負了盟鷗,萍花散也,目斷春潮。
迢遙。故鄉住,秪唱到吳娘,暮雨瀟瀟。相別相思地,算西湖西子,一樣魂銷。消磨兩處風月,殘夢話漁樵。待縛個茅庵,閑尋野笠攜短瓢。
眉細元非繳。臉如花、天然嬌媚,只是芳年小。
許了又悔了。去了來了。弄得人心喜還惱。
寄書都不報。卻傍花屏低聲笑。柔腸縈損,爭是無情好。
是了已悟了。罷了丟了。驀地腮邊淚珠掉。
無端霪雨經旬阻,倍覺凄清到客居。
徑碧痕猶殘蘚在,裀紅香漸落花如。
蓄鮮罷剪園中韭,防濕間移枕畔書。
淪茗濡毫都不耐,課童屋角種新蔬。
夢想山陰游冶。深徑碧桃花謝。
曲水穩流觴,暖絮芳蘭堪藉。
蕭灑。蕭灑。月棹煙蓑東下。
花影秋花隨意收,紅萸白菊滿平疇。玲瓏盤石還招蝶,題句茶亭筆力遒。
閑步珊珊已晚晴,琳瑯滿目看分明。辛盤素草休論價,絡繹游人畫里行。
聞僅二知雖賜也,
道傳一貫必參乎。
己私克盡融天理,
表里通明月在壺。
月色如霜照滿營,終宵鼙鼓雜金鉦。
人眠枯草寒無寐,馬齧空槽夜有聲。
諸將運籌紓圣慮,四郊多壘恥吾生。
自看身手非無用,投筆從今學論兵。
好山無定姿,最喜秋林晚。
云峰似幾平,眺望一何遠。
邈哉郭河陽,妙筆凌北苑。
玉堂留畫幢,曠若陟層巘。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
又如蘊藉人,含意獨深穩。
為吟畫中山,秋入新詩本。
遙知石橋邊,有人方策蹇。
綠水云搖帳殿開,龍艘日照錦帆來。千盤玉膳分船進,百騎銀珰奏御回。
御氣金門起郁蟠,至尊當殿候鳴鑾。玉食直移九州養,龍樓長奉萬年歡。
濮園議禮伸輿論,代邸崇恩本圣情。正陽文母遵門入,五鳳英皇卻輦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