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道中二首 其二
鼓聲依約分魚市,不負儂家白酒鮮。粳稻新秧及時插,苧衣清楚入梅天。
鼓聲依約分魚市,不負儂家白酒鮮。粳稻新秧及時插,苧衣清楚入梅天。
洗甲天河有底忙,
娟娟涼露入秋堂。
任他乞巧我藏拙,
兒女嬌嬈斗晚妝。
秋來杰閣共登臨,極浦遙山入望深。
吳苑弟兄欣聚首,梁園賓客最關心。
蒹葭拂浪渾如雪,橘柚垂煙半似金。
指點江鄉盡圖畫,遲君墨妙一題襟。
歲暮天涯客,
黃昏蝙蝠飛。
高樓人不到,
小雨怯單衣。
今日何宴會,畢享馂其余。兒女前跪列,手授一束書。
汝祖饘粥資,非窘亦非舒。齋中歌九友,汝父日與居。
棄之忽若遺,不復意躊躇。緩步西南去,落日照精廬。
一瓢掛空壁,其樂當何如。仲兒僅十三,少者乃十二。
頗解學占畢,不曉人世事。一旦付以家,毋乃為之累。
吾患在有身,況彼兒女計。興者任其興,廢者任其廢。
何必學龐公,盡拋洪濤內。斗大一團焦,寬然若天地。
吾笑向子平,讀易無多日。既欲游名山,何待婚嫁畢。
向平亦笑吾,汝能棄家室。胡不蓬累游,局如裈中虱。
但令方寸寬,彼得此寧失。不見阿閦界,掌之置容膝。
大有終南人,白首為名役。
已破家山剩故侯,
秦箏趙瑟尚風流。
可能綱載西施去,
不解風波不解愁?
萬井風煙接茂林,春云欲墜掠清涔。
蕭蕭韻響窗前竹,點點聲沈石上琴。
芳草泛池添綠滿,落花浮岸帶紅深。
村田遍處沾時潤,喜稱農家望歲心。
少年逐鉛槧,學道苦不早。眼看春田花,誰是長久好。
密云不成霖,西郊氣烘烘。女其蛟與龍,胡為處池中。
窮年守庚申,服食意未已。如何三尸蟲,猶在腹心里。
生亦何所喜,死亦何所悲。言脫生死關,短脩復誰尸。
中歲聞大道,鍊已成蹉跎。去日一以多,來日今若何。
茂宰慈祥意,三年只似初。
折腰寧而米,掣肘固難書。
機靜波浮鳥,刑疏網漏魚。
終然清議在,褒字到公車。
遠道勞相訪,承筐畢古儀。
殘碑出新建,遺集得寒支。
勛業衰朝大,文章異代悲。
昔賢今不作,相對起遐思。
祖德隆三后,天心廓九圍。謳歌通毳幕,風雨想戎衣。一自車書合,長看職貢歸。黃圖無內外,時邁有光輝。
特奉仙輿出,晴巒駐羽旄。風多停彩扇,驛遠進冰桃。麗草金蓮涌,濃陰碧樹高。墉臺新月上,廣樂奏云璈。
重嶺疊云煙,旌旗拂塞天。草香薰翠幄,花暖接紅川。雁磧長城外,龍荒勝地傳。回瞻亭障遠,千里抱幽燕。
六月浮埃凈,高居暑氣消。千山低接帳,萬木迥凌霄。地擁邊沙闊,天臨塞曲遙。封章達行在,銀燭秉涼宵。
虎戟閒清候,逍遙覽物華。煙籠千樹柳,暑發四時花。風土暄涼異,山川道里賒。濯枝新雨歇,皎皎散飛霞。
地脈連荒服,山形赴上陘。炎歊移月令,分野別星經。樺屋參覃白,松林斷續青。云沙一萬里,屬國盡來庭。
邊云澄霽色,山翠點行衣。馬引雕弓過,禽連羽箭飛。旌旗開一面,草樹入長圍。我武當蒐狩,非因耀德威。
紫塞行巡日,雕輿問俗年。大庖陳折俎,仙醴秩初筵。屏翰金湯壯,光華賜予宣。示慈良有意,裒對在敷天。
闊衣男子荷薪樵,癭頸婦人昂髻髫。
巨石塞途饒犖確,荒村扃戶故蕭條。
水風騷屑雨非雨,溪澗復重橋復橋。
授粲割鮮何敢望,尚無漓酒與儂澆。
遺愛慚仙宰,懸情入帝畿。
有懷何耿耿,長路故依依。
再宿玄湖省,高酣紫燕磯。
大鵬風欲起,聊且伴秋歸。
寶劍高懸吳季札,
麥舟厚賻范忠宣。
古人情誼深于海,
不在歡開日夜筵。
逃秦博士浮丘伯,
傳說今猶在海中。
自古仙多儒者做,
安知吾不躡高風。
云山遠近淺還深,
宛轉愁顏頓不任。
獨有綺羅知此意,
故拈金盞十分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