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陽十詠詩 其二 南江夕照
目盡江南送夕陽,空明直下接魚梁。千重云岫連平遠,五色霜林映渺茫。孤鶩倒飛天上下,長虹高臥水中央。白云紅稻多秋思,付與詩翁了醉鄉。
目盡江南送夕陽,空明直下接魚梁。千重云岫連平遠,五色霜林映渺茫。孤鶩倒飛天上下,長虹高臥水中央。白云紅稻多秋思,付與詩翁了醉鄉。
思魏征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漸。
愛衛公之柏,不如存丹扆之五箴。
諫說豈騰口,格君當以心。
想引筆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跡,見忠臣之慮深。
是雖不足契當時之感悟,不猶可以鏡方來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憤干谿之痛,而三嘆于祈招之德音。
千里因人作遠游,一番風景釀清秋。
眼明驚羽新埼岸,心折狼煙舊戍樓。
山驛解鞍才晚霽,夜床驚雨滾溪流。
壁間唐律須揚搉,卻恨宗風隔果州。
鹿門憶龐公,栗里懷靖節。
我嘗評斯人,用則同稷契。
空谷倚逍遙,風塵俱騷屑。
明發耿不寐,長歌彌激烈。
智禪生峩下,稚齒希空門。落發受具戒,持缽巡諸村。
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渾。又若大明鏡,不受塵垢昏。
衰世不見理,窺天于覆盆。誓將昌祖道,特用報佛恩。
得法歸燕社,閉口不復論。眷言古叢城,往事空劍痕。
誰規此浮屠,峻極壓厚坤。意令五濁海,親見兩足尊。
末法裨販盛,遺教髣髴存。破律會十方,有詔下九閽。
法席遴厥選,爐香冷復溫。豎拂集龍象,催粥吼鯨鯤。
能使幽衢暝,豁開若木暾。空花眩俗眼,孰辦牢腳跟。
斯道許津梁,如天柱昆侖。施金方山積,巧匠猶水奔。
請以六度法,為拔六欲根。諸君快說偈,群魔驚褫魂。
何時共峻陟,層霄疑可捫。勿謂蟹井小,可敵鯨海吞。
倚天無數玉巉巖,心覺廬山是雪山。
未暇雙林尋凈侶,試招五老對蒼顏。
遠游借問有何好,勝賞何曾容暫閑。
卻恨此生云水腳,誤隨人去踏塵寰。
馳余馬兮南北,慨永懷兮故國。豈喬木兮吾敬,繄世臣兮取則。
許史兮金張,煜煜兮煌煌。薰天兮富貴,達觀兮粃糠。
水有源兮木有本,傳不傳兮天若吝。彼高密兮崇門,后何稱兮子孫。
維指李兮蟠根,光萬丈兮斯文。父子兮昆弟,面命兮叮嚀。
闖戶兮車不停軌,滿堂兮烜朱與紫。顧所重兮未然,寧以彼兮易此。
佩禮義兮服詩書,保厥美兮久不渝。百世兮嗣守,張赫奕兮吾閭。
守一經兮范金石,寧鄭公兮專通儒。
玉節何如素節高,歸來喜氣溢東臯。
存耕元自有余地,嘉植何曾生不毛。
采石勛名須世濟,陵陽今昔幾人豪。
含飴一笑春無價,授簡梁園可憚勞。
道林之名,予不得而知。云泉松石之勝寫于漣漪,必其地之景物足以稱其詩也。
今其陳跡杳然,已無復遺。予蓋嘗登瑞墨之基,渺一境之陂陀,皆平蕪與荒畦,又惡睹所謂畢世相忘之奇。
泉陊云歸,松橋斧隨,世固多有之。而予獨于此奇其北向之悲也。
晴嵐暖翠中巖寺,十二年間得再游。
三筍龕深香不散,萬松山擁霧難收。
鷲峰付囑雖常住,雁蕩經行豈易求。
欲識老師真面目,白云深處澗泉流。
湖海裒英氣,星凰瑞圣朝。黃鐘回暖律,紫毳下層霄。
平武登巍選,高才局下僚。一朝翻渤海,萬里羾扶搖。
遷次更州牧,澄清奉漢條。帑藏參會計,閫寄竦嫖姚。
帝想重關阻,云連八水遼。近知敵運盡,不復舊時驕。
遣送紆天寵,將輸伏使軺。艱難須力濟,氛祲覺潛銷。
還把天隅繡,來題駟馬橋。留良無復恨,擷秀自應饒。
倚重藩條布,尤先政理調。根株探吏蠹,襦袴藹民謠。
流地金錢溢,褰風錦幄飄。異時司榷牧,永日但逍遙。
誰似躬行美,能知燕處超。兵廚疎螘味,訟牘列牛腰。
苦節同儒素,清風起俗囂。世途猶梗塞,士氣況陰消。
竭澤無余算,何時罷擊刁。定知虛寧久,可卜賜環招。
經世須材略,猶農力蔉穮。牧時宜解瑟,渴治急聞韶。
豹尾催持橐,蟬冠合珥貂。致身期丙魏,耐老并松喬。
笑我同溝斷,惟公賞爨焦。窮棲官署冷,阻侍燕居夭。
春信梅先覺,霜天柏后凋。殷勤眉壽祝,持用報瓊瑤。
陽烏且緩浴虞淵,瑞白春花勝臘前。
臺笠看人爭播種,扶犁撩我夢歸田。
千金何術能醫國,十雨從今更問天。
暫駐飚游須浄供,元宵未暇寶燈燃。
蜀莊故里好揚鄰,不盡斯文萬古存。
漢詔十行銜彩鳳,禹門三級躍潛鱗。
傾心射策恩方渥,努力摧堅語忌陳。
一第摘髭容易耳,直須名業任千鈞。
玄蓋之天高崒嵂,自兩天眼支一脈。
嶙峋四面森翠壁,中有瑤柱倚天立。
窈窈鬰鬰仙者宅,涵云蓄霧九鎖隔。
石扉誰遣玉{??氐}擘,通行豈虞虎豹搤。
云臺散吏青城客,掉頭三島風煙窄。
南薰駕我來散策,晴天萬里展笑色。
祖龍驅山山辟易,仙人抵住如刻劃。
武皇情念膏火迫,宮壇經營競奚益。
惟我章圣薦簡璧,心與天同綿寶歷。
高皇中天定都邑,脫屣大位駐清蹕。
至今仙館閟奎畫,跪拜締眎涕霑臆。
大滌棲真轉石室,幽巖邃竇杳莫測。
似聞句曲通咫尺,飚游何曾有轍跡。
天壇可望不可陟,翠箬閃閃丹氣溢。
我名何自標洞額,得非三生托真籍。
一念之差甘墮謫,拊心靜慮深咎責。
羽衣窺我慘不懌,為我洗琖酌琥珀。
沈沈古井龍嗜蟄,誰令怒吼卷飛帛。
夜涼健倒風雨急,醒悟乃是巖溜滴。
西瞻氛祲羌堛塞,玉華故棲歸未得。
文舉遠游記夙昔,借一庵地?隠帙。
百六行度運會厄,列真校錄曉繼夕。
恫憫含生沛德澤,罷征寬斂戢鋒鏑。
名山是處可棲逸,不材我自安社櫟。
勛業振古名揭日,邂逅要知非爾力。
蠻觸擾擾鏖得失,豈容汩我室虛白。
流鈴擲火九穹碧,泰初為鄰壽無極。
政術自學術,本來同一機。
后生溺華采,用世理或違。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指歸。
心清事自簡,吏瘠民則肥。
喚渡三江岸,停車兩眼明。
煙涵秋日澹,露洗曉寒輕。
山色晴逾爽,波流怒未平。
詩翁舊游處,有句不堪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