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陸放翁詩卷
妙畫初驚渴驥奔,新詩熟讀嘆微言。
四明知我豈相屬,一水思君誰與論。
茶灶筆床懷甫里,青鞋布襪想云門。
何當一棹訪深雪,夜語同傾老瓦盆。
妙畫初驚渴驥奔,新詩熟讀嘆微言。
四明知我豈相屬,一水思君誰與論。
茶灶筆床懷甫里,青鞋布襪想云門。
何當一棹訪深雪,夜語同傾老瓦盆。
起初看到絕妙畫作,就像受驚的駿馬奔騰般令人震撼;熟讀新詩,不禁感嘆其中精妙的言辭。四明的陸放翁知道我對他的傾慕,卻無緣結識;我思念著他,這情思隔著江水,又能和誰訴說呢?我懷念著像陸龜蒙那樣帶著茶灶筆床的閑適生活,想象著他穿著青鞋布襪漫步云門的樣子。什么時候能乘船去深雪之中拜訪他,在夜里一起對著老瓦盆暢聊呢。
渴驥奔:像口渴的駿馬奔跑,形容畫作或文章有氣勢。
微言:精妙的言辭。
四明:陸放翁為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四明代指陸放翁。
茶灶筆床:唐代陸龜蒙隱居時,常帶著茶灶、筆床等物品,這里借指閑適的文人生活。
甫里:陸龜蒙號甫里先生。
青鞋布襪:指平民的穿著,這里表示閑適自在。
云門:紹興云門山,是陸放翁常游之地。
老瓦盆:粗陋的瓦制酒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陸放翁詩作已廣為流傳且聲譽頗高,詩人讀其詩后,被其才情深深打動,對陸放翁心生傾慕,故而寫下此詩以表心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陸放翁的贊賞與傾慕。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手法營造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放翁詩歌的影響力,以及后人對其的推崇。
靈山結想十年前,一路穿云許問禪。
人綠須眉全是竹,晴暄風雨總因泉。
地高偏覺江聲近,峰遠猶將梵唄傳。
吟盡夕陽歸較晚,清池應愛遠公蓮。
到此真銷未死魂。
天寒翠袖倚黃昏。
凄迷影事那堪論。
一自玉騎嘶別路,
枉教明月射啼痕。
重重香霧鎖朱門。
靚妝金翠盈盈晚。凝情有恨無人管。
何處一簾風。故人天際逢。
從教香撲鬢。只怕繁華盡。
牢落正悲秋。非□誰解愁。
寒雞再三號,引炬何煌煌。
堂堂種樹人,歸骨崇陵傍。
負土禮敢隳,凄痛激中腸。
路人不能歌,來者各沾裳。
忠義誠所安,茲圖寧遽張。
卷還勿復陳,私心多慨慷。
虛亭掩映竹籬斜,靜處云深載酒家。
鑿徑看人游草地,當門有犬吠桃花。
手書未讀雞鳴卷,舌本留甘鶴避茶。
試看燕南還社日,時從杏雨幕檐牙。
荏苒芳時成惜別。待捲蝦須,春夢愁輕切。綃帳微風吹半褶。綠楊枝上殘星滅。
曉唱玲瓏聲未絕。郎去迢迢,才過清明節。窗畔丁香愁百結。秭歸過處啼難歇。
酒氣香痕總寂寥,珠簾踠地詠嬌嬈。
秦淮水冷無三伏,楊柳煙深有六朝。
幾日清歌方宛宛,近來篷頂已蕭蕭。
青溪白塔都依舊,祇欠閑情過板橋。
不反楊崎廿載強,李坨依舊掛斜陽。
鰲頭山好浮佳氣,踦角風微簇野航。
水鳥飛來還徑去,黃梅香遠最難忘。
何從更做莼鱸語,東海如今已種桑。
藏一諸公相聚日,
鬢毛尚黑齒牙堅。
傷心流落江湖上,
不見溪翁四十年。
嚙臂前盟深幾許。軟語商量,轉觸檀郎怒。謠諑無端來眾女。拋人冷冷清清處。
薄命如花儂自主。把定芳心,不嫁瞿塘賈。化作冤禽東海去。人天缺恨從頭補。
杖策過危橋,拾級上空翠。
曲塍急春流,前林出高寺。
遙見耦耕人,攜鋤話農事。
春愁無處避,春雨幾時晴。
黯黯陰連月,蕭蕭滴到明。
窗昏減書課,弦緩咽琴聲。
何以娛幽獨,新醅手自傾。
風墮爭枝鵲,霜乾抱葉蜩。江村秋欲暮,茆屋雨初消。病酒心常怯,耽詩思欲飄。孤懷寄牢落,大雅日寥寥。
江湖懸北關,杖屨出東郊。落日照林麓,西風空燕巢。功名輕似葉,行止嘆非匏。我被浮榮縛,何年共結茆。
長林興不淺,虛室晝無嘩。我欲薦徐孺,誰當退子瑕。詩催前浦雨,人對短籬花。洛社歸來后,能忘拜白麻。
歸來鄉土樂,不記馬蹄忙。秋至菊浮蟻,時登粟滿倉。百年心愿畢,一榻夢□涼。寄語貪饕者,何須百轉腸。
逢人問稼穡,觀歷感年華。酒熟邀鄰舍,詩成對菊花。渚蓮經雨褪,溪竹□風斜。綠野堂開后,高情詎未涯。
野外秋光薄,眼前詩思濃。恥居元亮后,不學孟京窮。引水澆慈竹,開場種木通。東華塵土客,垂老尚飛蓬。
處處西風暮,村村宿雨晴。山花停午落,潭水到秋清。不勒燕然石,何須麟閣名。江邊時獨立,閑聽棹歌聲。
山中秋已盡,林下日偏長。玉甕潑醅綠,磁盤剝蟹黃。美蓉屯宿露,楓葉染新霜。坐領青蘋末,徐徐一味涼。
徐步移斑杖,登臨意惘然。云霄遺暑濕,樓閤倚山巔。
薄劣慚真隱,虛空不離禪。我生無倚著,自有一山川。
開辟當天險,分明在眼前。野橋齊度馬,森木亂鳴蟬。
稠疊多幽事,凄涼憶去年。何時一樽酒,恣意向江天。
闌干百尺俯晴虹,汗漫同游夕照中。
北雁影迷瑤信斷,落霞標映酒杯空。
坐臨南極蠻煙盡,山倚昆崙瑞氣通。
翻憶玉河春試馬,畫簾輕飏柳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