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洞庭古寺壁間韻
六月湖天凜似秋,曾憑檣燕小遲留。
蒼崖偃蹇浮屠古,白壁淋漓醉墨流。
吹浪魚龍供客戲,乘槎牛斗得天游。
一聲帝子云璈曲,家在蓬壺碧玉樓。
六月湖天凜似秋,曾憑檣燕小遲留。
蒼崖偃蹇浮屠古,白壁淋漓醉墨流。
吹浪魚龍供客戲,乘槎牛斗得天游。
一聲帝子云璈曲,家在蓬壺碧玉樓。
六月的洞庭湖上,天氣寒涼如秋,我曾靠著桅桿看燕子,短暫停留。青色的山崖高聳,古老的佛塔矗立,白色墻壁上,醉后的墨寶肆意流淌。魚兒和蛟龍在浪中嬉戲供客人觀賞,我如乘槎的人能直上牛斗星座,得享天游。忽然傳來帝子演奏的云璈仙曲,而我的家仿佛就在蓬萊仙山的碧玉樓中。
凜似秋:寒涼得像秋天。
檣燕:桅桿上的燕子。
偃蹇:高聳、傲慢的樣子,這里形容山崖高聳。
浮屠:佛塔。
淋漓:形容筆墨酣暢。
吹浪魚龍:指魚龍在浪中翻騰。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河。牛斗:星宿名。
帝子:指堯的女兒娥皇、女英。云璈:一種樂器。
蓬壺:蓬萊仙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六月游覽洞庭湖,被當地的湖光山色、古寺文化所吸引,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輕松愉悅、陶醉于美景之中。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游覽洞庭湖的所見所感,突出特點是將現實與神話相結合,營造奇幻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為描繪洞庭湖景色的詩作增添了獨特風采。
北林鵲夜飛,南軒月初進。
調弦發清征,蕩心祛褊吝。
變作離鴻聲,還入思歸引。
長嘆未終極,秋風飄素鬢。
律應西成,氣躔南呂。
珪幣咸列,笙竽備舉。
苾苾蘭羞,芬芬桂醑。
式資宴貺,用調霜序。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人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我有異鄉憶,宛在云溶溶。
憑此目不覯,要之心所鐘。
但欲附高鳥,安敢攀飛龍。
至精無感遇,悲惋填心胸。
歸來扣寂寞,人愿天豈從。
祥游沙麓,慶洽瑤衣。
黃云晝聚,白氣宵飛。
居中履正,稟和體微。
儀刑赤縣,演教椒闈。
陶鈞萬國,丹青四妃。
河洲在詠,風化攸歸。
微雨散芳菲,中園照落暉。
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
繁弦調對酒,雜引動思歸。
愁人當此夕,羞見落花飛。
真經知那是,仙骨定何為。
許邁心長切,嵇康命似奇。
桑疎金闕迥,苔重石梁危。
照水然犀角,游山費虎皮。
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
為向天仙道,棲遑君詎知。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
雖不如延年妹,亦是當時絕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
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
戚姬髡翦入舂市,萬古共悲辛。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
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多。
婺閨期今夕,娥輪泛淺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薦寢低云鬢,呈態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別后怨天長。
律周玉琯,星回金度。
次極陽烏,紀窮陰兔。
火林霰雪,陽泉凝冱。
八蠟已登,三農息務。
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閉門跡群化,憑林結所思。
嘯嘆此寒木,疇昔乃芳蕤。
朝陽鳳安在,日暮蟬獨悲。
浩思極中夜,深嗟欲待誰。
所懷誠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嘗我期。
胡越方杳杳,車馬何遲遲。
天壤一何異,幽嘿臥簾帷。
波澄少海,景麗前星。
高禖誕圣,甲觀升靈。
承規翠所,問寢瑤庭。
宗儒側席,問道橫經。
山賓皎皎,國胄青青。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
漢水訪游女,解佩欲誰與。
同心不可見,異路空延佇。
浦上青楓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豈孤,佳期竟何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