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筠庵之越教題云山圖送之
春煙春雨染溪云,此意正堪持贈君。異日筠庵有相憶,千巖秀色卻平分。
春煙春雨染溪云,此意正堪持贈君。異日筠庵有相憶,千巖秀色卻平分。
太祖皇帝龍飛初,君家樞密推日車。
一時事載太史筆,九廟畫展功臣圖。
昭陵取士極妙選,乃孫應詔從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屢進藥石諫大夫。
誰知冷落百蠻里,忽見其后清而腴。
讀書過眼似皎月,裁詩出手爭秋蕖。
諸公力請舉進士,駢四儷六子有余。
三經新義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憂此口無以糊。
他年上國與計偕,看日五色傳天衢。
霜清十月天無風,行宮縹緲祥云中。
重重繡嶺光相通,莊嚴具足無遺功。
泉鳴三湯春蒙蒙,合歡皂莢雙垂紅。
人間塵垢一洗空,玉聲璆然出房櫳。
鸞吟鳳舞紛層空,豈不大勝游月宮。
向非道子妙絕筆,那見開元全盛日。
槎牙老木青銅柯,坡陀巨石蒼玉質。
石言木應若何聞,阿房興廢才頃刻。
乃知吳生有深意,一時心事能貌出。
臣非丹青好畫師,臣以畫諫乃其職。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畫當今須第一。
平山飛騎竹西州,到處逢君得縱游。
滿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樓。
江帆帶雨人歸后,烽火連天客罷休。
一紙短書勞遠祝,貂蟬到底出兜鍪。
舊詩未酬新句新,向來毒酲與死濱。
頹然一榻誰料理,子思之側知無人。
華筵再開不辭醉,夜碧千鐘慰愁肺。
盍簪如霧君不來,豈念清游后難繼。
朱唇少罷凌風歌,蓮舟小槳翻青羅。
笛聲無哀亦無怨,喚取月色今宵多。
狂時駘蕩醒時恥,情景循環亦何已。
但愁霜過沾人衣,塒上嘐嘐坐當起。
柏葉椒盤巧試新,大呼珠履集華茵。
香醪滿勸橘為盞,紅燭未消梅寫真。
荔子雙頭歸有遺,天花六出靜無塵。
稍晴便合西湖去,尋遍山房洞戶春。
欃槍騰光,遂勃太陽。
六龍不翔,昧昧八荒。
公欲挾飛,再麗咸桑。
怒發烈烈,力鐫暴羌。
白刃亙野,視猶猬芒。
凜凜之氣,雖死不亡。
不向杯中覓圣賢,獨于山水意翛然。
相門事業方傳世,官路升沉祗信緣。
萬卷圖書資博約,九衢車馬任顛連。
翠微卜宅須相近,且住蓬壺小有天。
遲笑秦昭舅,吝譏和長輿。
當時雖說貴,退步不為疏。
萸實采重嶺,拒霜臨碧渠。
梁王門下客,先后有嚴徐。
頗有客倉卒,初無具咄嗟。
家貧難辦素,人眾不烹茶。
此老來修供,茲辰并拜嘉。
小船橫一笛,風引入荷花。
秾李太秾華,夭桃苦夭麗。
不如姑射子,仙質淡難際。
破寒傳芳信,春意豈迢遞。
亭亭映碧霄,茨屋安得蔽。
一壺掃花陰,聊散客愁滯。
千珠聯萬玉,襞積誰所砌。
飛英時落杯,草木吾臭味。
頗嫌三弄笛,聲雜鄭和衛。
二公何惠然,悵望周郎至。
哦詩要何似,孤絕表一世。
風吹佳句來,端可使人繼。
名園直萬金,一頃連芳蔭。秀巒千尋矗,石井百尺深。
花殘尚聞鶑,林勝不留鵀。時來覓清暑,卻扇涼沉沉。
三杯有道通,萬戶無法禁。平生師洙泗,正爾戒已甚。
相彼無漏學,亦復忌疏滲。紅顏不肯駐,白發來寖寖。
洗心聆妙語,至味良足飲。常聞麗澤兌,美潤相灌浸。
淡交那甘壞,諒直靡讒譛。此歡屬吾輩,端匪異人任。
又憐囁嚅子,有口終自噤。不若更歌呼,醉挽溪流枕。
高軒過我數,相對心跡清。
共乘殿角涼,劇談新月生。
稍作蓮芡費,久絕壺觴傾。
告我買夜航,幞被催宵征。
秋晚破敵歸,連營稍休兵。
青云付一蹴,齊晉多世卿。
自得閑居樂,欣聞隠具來。
杖頭觀佛面,掌內化龍才。
行變黃金色,依然滿月開。
從今不妄出,留上妙高臺。
第一逢春管物華,率先桃李被褒嘉。
明朝又數日為狗,回首猶驚歲在蛇。
香聚椒槃縈彩字,春生茶碗結瓊花。
層城獨秀東風里,下瞰川流脈脈斜。
南土梅不貴,往往薪槱束。幸然傍寒廳,久亦未見錄。
墻隈非所恨,自可凌冬發。奈何瑤臺伴,辱近紫姑闥。
佳人雖薄命,時運忽來復。一朝蒙閔嘆,移近東家屋。
孤根便靜深,池上映天碧。我為渠主人,梅是先生客。
且須創幽榭,賸與種修竹。炎荒無雪片,且對冰花馥。
西施佩生麝,姑射步微月。何當見舊官,應使中腸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