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神母廟詩
舟之來兮風高,蕩汩潏兮帆招。燎薰在堂兮潔涓牲牢,望神儼然兮歛袵,愿速濟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風微,波渺彌兮迅于,飛帆拂兮茫無涯。眼眩膽栗兮將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葦蕭騷兮清日薄。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獨處廓。
神甚仁兮寧以為禍,愚有弗虔兮幸賁過。天地一葉兮相繼,神無波濤兮駭我。
舟之來兮風高,蕩汩潏兮帆招。燎薰在堂兮潔涓牲牢,望神儼然兮歛袵,愿速濟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風微,波渺彌兮迅于,飛帆拂兮茫無涯。眼眩膽栗兮將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葦蕭騷兮清日薄。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獨處廓。
神甚仁兮寧以為禍,愚有弗虔兮幸賁過。天地一葉兮相繼,神無波濤兮駭我。
船來的時候風勢高猛,波浪翻涌船帆招展。堂中燃起熏香,潔凈的牲畜祭品擺放整齊。望著莊重的神像,我整理好衣襟,希望能很快渡湖,不用一上午時間。船離開時風勢微弱,水波浩渺,船行比飛鳥還快,船帆掠過茫茫無邊的湖面。我眼暈膽戰不知該往何處,我有心愿只能依靠神明。秋意深濃樹葉飄落,蘆葦蕭瑟,秋日黯淡。神明如今在哪里呢,它吞吐著日月星辰,獨自處于空曠之地。神明很仁慈,怎會降禍于我,若我有不虔誠之處,希望神明能降臨并寬恕我。天地如同一葉般更迭,希望神明不要用波濤驚嚇我。
汩潏(gǔ yù):水流動的樣子。
燎薰:燃起的熏香。
潔涓牲牢:潔凈的牲畜祭品。
歛袵(liǎn 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不崇朝:指時間不長,不到一個上午。
渺彌:形容水勢浩渺。
蕭騷:形容風吹蘆葦等的聲音。
賁(bì)過:降臨并寬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應是在乘船渡巢湖時,面對波濤洶涌的湖面,心懷敬畏與擔憂,于是來到神母廟祈求神明庇佑,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對神明的信仰較為普遍,人們在面對自然的不確定性時,往往會尋求神明的幫助。
這首詩主旨是祈求神明庇佑渡湖平安,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對神明的信仰相結合,營造出神秘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信仰。
任賢勞夢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東人幸,寧虞杞國憂。
長楊收羽騎,太液泊龍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愴月游。
何處深春好,春深刺史家。
夜闌猶命樂,雨甚亦尋花。
傲客多憑酒,新姬苦上車。
公門吏散后,風擺戟衣斜。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
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
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講學金華殿,親畊鉤盾田。
侍臣容諫獵,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龍髯不上天。
空余水銀海,長照夜燈前。
何處深春好,春深羽客家。
芝田繞舍色,杏樹滿山花。
云是淮王宅,風為列子車。
古壇操簡處,一逕入林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萬乘家。
宮門皆映柳,輦路盡穿花。
池色連天漢,城形象帝車。
旌旗暖風里,獵獵向西斜。
湖上收宿雨,城中無晝塵。
樓依新柳貴,池帶亂苔春。
云水正一望,簿書來繞身。
煙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丹旐發江臯,人悲雁亦號。
湘南罷亥市,漢上改詞曹。
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
嘗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何處深春好,春深小隱家。
芟庭留野菜,撼樹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貯書三十車。
雉衣從露體,不敢有余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阿母家。
瑤池長不夜,珠樹正開花。
橋峻通星渚,樓暄近日車。
層城十二闕,相對日西斜。
返葬三千里,荊衡達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盡沾衣。
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
何處深春好,春深富室家。
唯多貯金帛,不擬負鶯花。
國樂呼連轡,行廚載滿車。
歸來看理曲,燈下寶釵斜。
月落宮車動,風凄儀杖閑。
路唯瞻鳳翣,人尚想龍顏。
御宇方無事,乘云遂不還。
圣情悲望處,沈日下西山。
何處深春好,春深執政家。
恩光貪捧日,貴重不看花。
玉饌堂交印,沙隄柱礙車。
多門一已閉,直道更無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豪士家。
多沽味濃酒,貴買色深花。
已臂鷹隨馬,連催妓上車。
城南踏青處,村落逐原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