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竹宮羽人蕓谷
昔年摘葉更尋枝,踏遍山巔與水涯。今日華陽親薦得,玉苗仙草映靈芝。
昔年摘葉更尋枝,踏遍山巔與水涯。今日華陽親薦得,玉苗仙草映靈芝。
墻頭翠色云分嶺,井底泉聲瀑落崖。
講席日聞談俎豆,書廚時見整竿牌。
野猿有果頻窺檻,山鳥無人忽下階。
好是魯儒爭就學,不辭千里過江淮。
若能覺其夢,且悟浮生如戲弄。
若能智其識,漸悟狂知枉心力。
若能性其情,大悟歸真即妙明。
喜得自然三悟法,書之聊以表研精。
吾家何所有,冬月勝袁安。
紙帳可床暖,地爐容客寬。
樹頭風勢大,窗外雪聲干。
卻念無衣者,何當度此寒。
為儒還解著征衣,遠戍沙連白草齊。
雁陣不沖羌笛怨,狼煙微認塞云底。
蕎花露濕堆空塹,蓼水泓澄截古堤。
漸近界河分內外,野禽嘐戛路東西。
近攜琴鶴游東越,曾接談諧氣味深。
佛意已知師達了,儒書卻為俗披尋。
稽山有雪寒凝骨,鑒水無風冷徹心。
別后相思向誰說,祗應霜鬢暗相侵。
峽山勝地安禪處,萬仞危橋壓要津。
世上豈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來人。
倚門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遶身。
日暮西風懶回首,滿林幽鳥語聲頻。
孟子四十心不動,定光四十心離塵。
我到明年加一倍,如何此際尚因循。
已喜自逃名宦綱,猶患長隨造化鈞。
記得前賢有詩句,祖師元是世間人。
無定河邊路,風高雪灑春。
沙平寬似海,雕遠立如人。
絕域居中土,多年息戰塵。
邊城吹暮角,久客自悲辛。
風騷夐古少知音,本色詩人百種心。
順熟合依元白體,清新堪擬鄭韓吟。
搜來健比孤生竹,得處精于百煉金。
唯我與君相唱和,天機自見不勞尋。
郡齋松蓋翠斜欹,客至鳴琴泛酒巵。
江上正當搖落景,天涯空惜太平時。
尋殘幽谷春難到,蘭茂深林眾豈知。
上國三千王百里,楊梅熟日是歸期。
巖巖仙都山,肅肅黃帝宮。
巨石臨廣澤,千仞凌高穹。
肇當融結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鴻。
云??去路存,丹鼎遺跡空。
抽潤草心碧,敷香蓮葉紅。
升龍扳矯矯,飛鳳鳴噰噰。
而我集仙署,嘗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間,鳳駕析木東。
到覺毛骨爽,坐如羽翼沖。
萬事皆氛埃,一氣歸鴻蒙。
遐哉上圣道,貌與元化同。
金簡奠至誠,玉書銘代工。
功成解冠劍,棲息期此中。
獨慙師長念遺簪,長感知心在寸心。
要路未離扶遣進,閑曹因病放教吟。
風鵬雖遠丹霄勢,月兔猶依綠桂陰。
從此期公惜高鑒,休將白雪換巴音。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
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
我攜二稚子,東園擷春蔬。
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廚。
非肉誠不飽,割身實無余。
緬懷宋閣老,同日出京都。
謫宦不攜家,留妻事老姑。
塊然武當下,此樂固亦無。
昔同白日升穹碧,還同水國司民籍。
三年不見頻寄書,兩月相過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黃鶴樓中風力微。
幽勝逼人魂欲飛,此時不醉無與歸。
人間美事應有主,別馬蹄霑邊塞土。
南樓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
休夸筆力敺真風,勿憶云山千萬重。
但偶西風一行雁,殺青相問莫辭慵。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右手抑揚禁淫邪,左手徘徊堪瞻矚。法于天,象于地,伏羲所造與心契。
先明理世見其真,六律含徽聲嘹唳。從茲化被先賢慕,激濁揚清消喜怒。
太素仁風去住間,元和之氣皆徧布。飛鳳在天不可測,大小龍吟不費力。
響應聽時有自然,舉措安詳能雅飾。南風思政民俗化,順從平等無高下。
淳樸相傳今復興,逍遙道德后宗亞。指要直掌須反善,拊安排齊似剪取。
聲來往,玄更玄,振兼文武情展轉。古與今來千萬弄,幾人通達能妙用。
廣陵散好足仙蹤,胡笳十八堪鄭重。堪鄭重,何清切,依憑伎倆能撥剌。
輕挑重打善間鉤,連蠲掄下輕微抹。伯牙彈時如何美,汪汪洋洋似流水。
類例研究得剛柔,壞陵秋思無比擬。敘志神和慢調?車爾,修身治性藏幽隠。
蒼龍鶴舞白雉飛,防奢止欲皆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