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卿以前詩懷哉各努力人物古來少之句為十詩見寄次韻奉酬 其三
冥心觀宇宙,孰是同與各。
夜旦無反惡,日出星河落。
此有齊人瑟,彼有荊人璞。
嗟余耳目短,豈故重然諾。
冥心觀宇宙,孰是同與各。
夜旦無反惡,日出星河落。
此有齊人瑟,彼有荊人璞。
嗟余耳目短,豈故重然諾。
靜心觀察宇宙,誰能分清相同與不同。日夜沒有反復與善惡之分,太陽升起星河便落下。這里有齊人所彈之瑟,那里有荊人所獻之璞。可嘆我見識短淺,哪能像古人一樣看重承諾。
冥心:潛心、靜心。
孰:誰。
反惡:反復與善惡。
齊人瑟:《韓非子·內儲說上》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這里泛指樂器。
荊人璞:指和氏璧的故事,楚人卞和得璞玉,先后獻給楚厲王、楚武王,都被認為是石頭,被砍去雙腳,后獻給楚文王,經雕琢成寶玉。
然諾:允諾、承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人生、世界有所思考的階段,在與友人的唱和中,借詩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感慨自身見識局限。其特點是意境開闊,善用典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學功底。
大報于帝,
盛德升聞。
醴齊良潔,
粢盛苾芬。
乍見金飆下漢津,翛然爽氣滿庭新。不須避暑思河朔,漸有秋光照海濱。
炎蒸歷盡轉秋時,一葉初飛天下知。昨夜微涼生枕簟,起來清興入新詩。
人當入世初,便作呱呱哭;
可知此一身,都為憂患伏。
貧富雖不同,名利紛相逐。
何人悟大造,有剝必有復。
滄海變桑田,高岸成深谷。
勞勞復奚為,天地如轉轂。
江南憶,白下最堪憐。
東冶璧人新訣絕,南朝玉樹舊因緣。
秋雨蔣山前。
荼蘼雪綻,楝花風近,春才剩一旬耳。荒程折盡東西柳,見說九峰歸客,又催行李。
驛草裙腰沙外冷,繞幾曲、帶愁煙水。還記否、聽雨床連,約我坐船尾。
試看吹綿野店,落紅亭堠,多少匆匆游子。芒鞋漸懶,青蓑白舫,商略五湖閑事。
念前期暗負,別后朱顏易憔悴。輸此去、采茶僧徑,燒筍山家,人在綠陰里。
鐵甕秋風尚憶吳,古來項口勢雄孤。
楓林色好迷煙霧,雁陣聲寒亂舳艫。
離立髻鬟堪北顧,橫陳衣帶只東趨。
夜鐙如晝憑闌乍,城郭揚州得見無。
憶自南昌返故鄉,移家來就鏡湖涼。
鶴雛養得沖霄漢,松樹看成任棟梁。
手版永拋貧亦樂,肩輿時上老何妨。
平郊東望江城近,隱隱清笳送夕陽。
墘竇門邊淡水隈,
溪流如箭浪如雷。
魁藤一線風搖曳,
飛渡何須蟒甲來。
綠荷親制蔽窮身,
池面香風噀古今。
百萬軍藏藕絲孔,
豈知綿密度金針。
百里更題輿,才分刺史符。循良重他選,途轍詎常拘。不但治文牘,要令歌褲襦。戚休顰笑里,無或謂民愚。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風聲故習熟,治政得優游。意見寧當出,江山自足留。端能不嫌客,準擬系歸舟。
世亂離鄉里,愚生后老成。契篤馮翊幕,親敘潁川盟。薄厚寧同俗,死生無異情。一枝殊未穩,何日息飛鳴。
愷悌見儀刑,從容侍杯酒。
明月照孤桐,和風吹細柳。
萬家燈火六街塵,漉酒何妨脫角巾。絕似芳園桃李宴,鹿門春色十分勻。
偶攜鐵硯走風塵,萍水相逢盡角巾。南月驚烏歌舞夕,紅潮漸上頰邊勻。
肯死魔留佛種,
再來鷹化鳩啼。
借問邦昌偽相,
何如任永淫妻。
一介蹉跎略敘陳,轉喉觸諱聽于神。
正愁平子將除館,強學申公亦謝賓。
厚貌深情非易察,磨肌戛骨不勝辛。
傍人門戶休爭氣,惟愿歸耕向富春。
赭服南冠兩鬢華,卻攜妻子系天涯。
春風客淚河橋柳,夜月鄉心驛路笳。
慟哭范滂猶有母,飄零張儉已無家。
只今知己多豪俠,空憶當時廣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