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夜同李道人野次看月
夜色滿柴門,二人自成世。眾木霜氣中,葉黃影在地。竹筱擁寒溪,相虬入煙態。貧家惟白曉,庭空靜如寺。遙柝轉寥天,疏星耿三四。清言不世出,萬象破幽寐。歸寫良夜圖,清冷難題字。
夜色滿柴門,二人自成世。眾木霜氣中,葉黃影在地。竹筱擁寒溪,相虬入煙態。貧家惟白曉,庭空靜如寺。遙柝轉寥天,疏星耿三四。清言不世出,萬象破幽寐。歸寫良夜圖,清冷難題字。
自顧頹齡七十馀,
久慚頑鈍費洪爐。
歸逢大老耆年會,
衰朽形骸愧畫圖。
勝侶偕游興倍耽,仙源指點路初諳。
四圍金碧沉斜照,一帶清蒼起夕嵐。
坐處人疑星聚五,序來我忝齒居三。
不須更覓蓬萊頂,奧壤神皋已共探。
書宗漢魏張和鐘,
歲月臨池磨礪鋒。
蒼勁銀鉤更鐵劃,
出塵瀟灑右軍風。
嵩祝聲中閶闔開,秋深青鎖暫徘徊。枚生游自梁都重,騶衍談從碣石來。
十載侍臣稱賦客,一時方岳盡卿才。掀髯轉覺關河遠,可是風流在吹臺。
重逢司隸典章新,共是三朝健在身。昔日悲歌吾叩角,少年封事爾批鱗。
斗雞乍別諸陵客,控鶴將尋二室人。醉后都亭分手去,豈堪華發向風塵。
昔吾困江縣,而子相臨存。
惘惘雨中別,寄詩寧吾魂。
再面胡不歡,各會難為言。
出悔入亦悔,茍祿安足論。
子有千載詩,不官能自尊。
使子以詩昌,天意良未敦。
長吟且袖手,勿訝霜鬢繁。
不見黃河清,詎乏卮酒渾。
釣磯上,閒適向金鱗。
秋后江邊思膾客,古來溪上得璜人。
尋幽尋至此,聊寄自由身。
止錫天臺似,石頭今已矣。九年少室山,面壁亦暫耳。
我有五畝園,當檐二華峙。山靈似有情,不約忽來此。
云何安樂窩,從窟手探月。為悟生生機,天根于此發。
寧知木匪石,又知石匪心。不二者誰子,忘言亙古今。
五月狂飆卷。江城地、夢破笙歌庭院。況郵亭門閉,蹇驢人倦。溪流漲、村橋中斷。禁苑樹、珍巢從鶴戀。春欲半。奈綠萼臞仙,信渺羅浮雁。
一旦沖寒恰恰,破臘匆匆,借得東風,蕩開寂寞蠻春,驀地翠禽喧暖。巡檐不入高人眼。縱牧豎、初花摧折遍。
思寄遠。問簽程、水驛山郵路千萬。漸散亂。又忍事催瓊琯。殘英飛盡,詰朝尊俎嗟來晚。
湘妃浦口蓮開盡,昨夜紅稀。懶過前溪,閑艤扁舟看雁飛。
去年謝女池邊醉,晚雨霏微。記得歸時,旋折新荷蓋舞衣。
傾鬢頹云肩亸玉。髹幾光凝,雙映修蛾綠。仿佛風光屏外足。攤書停卻尋春躅。
爐里雙煙青斷續。玉砌紅簾,不似牽蘿屋。公瑾伯符皆不俗。知無一事縈心曲。
翠幰紅簾晴少翳。花驛風香,漸覺秾春至。漫道鵑聲堪墜淚。木棉紅照人顏膩。
江路盤回山路細。謝女吟成,旅思清如水。彤管自憐多畫意。幽修分得浮嵐翠。
雨后桐陰清似沐。苔色盈階,淡月明于玉。此際流螢飛簌簌。穿廊黏砌紛空曲。
才墮花梢還入竹。欲下仍高,偏旁池邊屋。巧入風簾輕撲撲。幽光涼映須眉綠。
當日雄談四座歡,
只今獨對一鐙寒。
可憐十六年中事,
盡作流云逝水看。
兩重三畫卦,
半束百莖蓍。
避就殊兇吉,
元無巧與奇。
二相謨猷爛史編,
諸公才業過前賢。
好圖儀像傳來世,
何事頑疏亦比肩。
寺下清江不盡流,縈回百折壯南州。
草當茵席煙當戶,云作亭臺石作樓。
客路風高長似暝,佛堂花發可憐秋。
空門尚有飛來日,莫怪南沿北溯舟。
碧無痕,香滿把。小斸金鋤,雪片搖空下。
一徑涼煙都碎也。疏影橫枝,補到闌干罅。
畫中詩,詩中畫。畫里詩人,可是神仙亞。
好個江南花月夜。翠羽飛來,說甚啁啾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