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會詩 其一
自顧頹齡七十馀,
久慚頑鈍費洪爐。
歸逢大老耆年會,
衰朽形骸愧畫圖。
自顧頹齡七十馀,
久慚頑鈍費洪爐。
歸逢大老耆年會,
衰朽形骸愧畫圖。
我自己看看,已經七十多歲步入衰老之齡,長久以來因自己愚笨遲鈍而有愧于耗費了大才的培養。歸來時趕上了諸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聚會,我衰老無用的身軀在畫像中實在慚愧。
頹齡:衰老之齡。
頑鈍:愚笨遲鈍。
洪爐:比喻能陶冶人的環境或能鍛煉人的場所,這里指培養人才。
大老: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耆年會:指老年人的聚會。耆,年老。
形骸:人的形體。
“耆英會”是宋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們的聚會。詩人年逾七十參加此會,當時社會相對穩定,士大夫階層常有此類雅集。詩人可能因自己年老且無突出成就,在這樣的場合中產生了自愧的心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自謙年老無才,在耆英會中自感慚愧。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的社交活動和文人心態。
尚主當初偶未成,此時誰合更關情。 可憐謝混風華在,千古翻傳禁臠名。
斫案興言斷眾疑,鼎分從此定雄雌。 若無子敬心相似,爭得烏林破魏師。
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 曹公一戰奔波后,赤壁功傳萬古名。
投箠填江語未終,謝安乘此立殊功。 三臺星爛乾坤在,且與張華死不同。
容易乘虛逼帝畿,滿江艛櫓與旌旗。 盧循若解新亭上,勝負還應未可知。
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 緣何喚作云霞友,卻恐云霞未似君。
幼小家貧實可哀,愿征行去志難回。 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往事云雨散,積意如山丘。 圣人已為土,土復成海流。 曷為夢寐中,常見孔與周。
致知格物最為難,夢覺關中善惡關。 若得二關俱過了,方成人在兩儀間。
暮霞照水,水邊無數木芙蓉。曉來露濕輕紅。十里錦絲步障,日轉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風。 夕陽道中。嘆秋色、與愁濃。寂寞三千粉黛,臨鑒妝慵。施朱太赤,空惆悵、教妾若為容。花易老、煙水無窮。
郡務裝懷日晷催,東園未睹一枝梅。 從容后賞輪先見,汩沒塵勞恨阻陪。 待雪最宜寒艷坼,迎春會有暗香來。 悵然歸棹匆匆去,徒使臨風憶共杯。
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半夜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 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上金釵。
秋寂寞。秋風夜雨傷離索。傷離索。老懷無奈,淚珠零落。 故人一去無期約。尺書忽寄西飛鶴。西飛鶴。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曉日壓重檐,斗帳春寒起來忺。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閑把繡絲挦,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游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卷簾。
月光飛入林前屋,風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擊柝聲,動寒梢棲宿。 等閑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夢繞夷門舊家山,恨驚回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