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武廣叔游浙東二首 其一
六載交情篤,安貧見子難。學窮栒邑鼎,篆逼嶧山刊。歧路傷輕別,金蘭義肯寒。浙東仍歲儉,持底勸加餐。
六載交情篤,安貧見子難。學窮栒邑鼎,篆逼嶧山刊。歧路傷輕別,金蘭義肯寒。浙東仍歲儉,持底勸加餐。
人言春游無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飽。翁言此語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愿筋力強,問花訪柳同壺觴。老夫豈無少年狂,胡為兀兀坐一床。
憶昔少時事賓友,常有清尊湛東牖。稍長便不論升斗,才對白衣輒搔首。
東來三輔西陪京,二十四橋夸廣陵。萬椽紅蠟槌畫鼓,醒處傳杯醉中舞。
何嘗一日不春風,酒光花艷詩興濃。兔肩鹿?坐據熊,急雪打面看雕弓。
笑談千古一吷中,眼底頓覺四海空。可憐芳草長邊路,年少堂堂背人去。
歡筵徙廢管與弦,粥鼎相隨朝復暮。塞砧街鼓總愁聽,涼月花宵等虛度。
前旬作意趁萬紅,沈霪積雨仍多風。中間一日稍晴意,藥裹關心復思睡。
無氈坐上老相如,昔時依幕今題輿。三君笑談忽與俱,使我舍策忘其軀。
須臾把酒舌底滑,席地幕天醉鄉闊。明朝奇祟那可言,閉院重尋舊生活。
回思北海酒不空,料應多病過于儂。坐客常滿更可疑,華佗已死將誰醫。
平生初未識半面,此地相從方及朞。
舉世公清如子少,隨時離合豈人為。
可堪歲月老奇杰,等是年時經崄巇。
閑適不同同患苦,兩心惟有一天知。
嘗聞魏仲英,謂仕欲行志。后宮權豪等,損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隠身是為智。此志雖可稱,一節非道備。
不聞政適人,格心第一義。如未可與權,當道豈易致。
齊王好貨色,孟子不少刺。導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實學不明,言與實難離。何能格一非,適以滋眾偽。
最是講說多,虛文只成贅。經或不如史,禍福可趨避。
下至不害伯,猶能救時弊。此可觀世變,言之橫涕淚。
道本無不通,君子當不器。
干不一動,靜專動直。坤不一靜,靜翕動辟。艮不一止,動靜以時。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惟學初機,貴以靜入。以至終養,貴以靜習。本體既然,動靜一如。乾坤合德,無二無余。
心為天君,尊無倫比。圣賢言心,初無論擬。心比于鏡,佛說云然。鏡雖有光,孰擬心天。
鏡光則死,心光則活。活則不滯,死則不豁。佛法寂滅,匪干匪坤。若復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動,非動之性。所以貴靜,自動自靜。其道光明,無物可并。
惟省盡倫,是為全人。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滔滔隨岫遠,????浸沙寒。
萬古去不極,幾人來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為難。
瞪目斜陽里,雙鷗下碧瀾。
心存即鹿嘆無虞,畫地雖工理反疎。
直枉已傳天子詔,厚誣猶見監奴書。
儻令甬道真難繼,未必都曹可遂初。
萬里上流關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北風吹夏律,草木塵沙昏。
枝葉曾未害,根本難具論。
肉食謀何有,家食徒殷勤。
誰能起東山,掃翳扶朝暾。
竹里逢僧院,殘碑不記年。
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
寶正號應紀,元豐墨尚鮮。
寒光定何似,誰放五湖船。
好在中孚澤,猶橫未濟舟。
擲金隨柳舞,跳玉趁蓮謳。
埽榻方思士,鉤簾也覓侯。
病夫均一笑,此意本無求。
半生每負看山眼,此日真成帶雨游。
欹枕有無疑欲暮,成峰橫側總宜秋。
耳喧似厭泉嗚咽,腰系不妨云去留。
明日新晴馬蹄放,直須三峽看龍湫。
湯湯南紀重喉衿,縱敵年來患已深。
七十萬家財與力,六千里地古猶今。
薇屯正自憂無給,桑土當思徹未陰。
用力愈勞工愈寡,相公試察此時心。
秋近夜初長,開窗病骨涼。
心驚嫠婦嘆,肘系越人方。
動帳風侵幾,窺簷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武夷山下出清泉,觀象宜知果行緣。
小隠藏修人似玉,大書題品筆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靜光浮月滿船。
個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諸老凋零盡,公胡不少留。
麈談裁后進,山立儼前修。
逸館休黃發,為邦付黑頭。
甌閩看蔽芾,有淚正難收。
去冬雪里拜箋題,曾說新除到殿西。
劍棧云連吳壘火,函關日照漢封泥。
剡藤幸有系書雁,錦柏難尋隔葉鸝。
便是韓壇作曾筑,田蕪亦盍賦歸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