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其十
葛覃節用,樛木逮下。形為嬪則,夙已心化。茲臨長秋,遂正諸夏。以慶以祈,百祥來迓。
葛覃節用,樛木逮下。形為嬪則,夙已心化。茲臨長秋,遂正諸夏。以慶以祈,百祥來迓。
十里東風搖羽葆,
高低遠近萬株松。
側身靠石牛揩癢,
俛首穿林鹿護茸。
樵子登山云里過,
詩僧采藥澗邊逢。
近傳有虎常來往,
隔隴猶存舊腳蹤。
青鞋訪云水,僧饌飫茭蒲。落拓人誰識,迂愚世所無。鴳鵬從物化,牛馬任人呼。世事何須問,諸公在禁途。
步屧尋幽子,談玄孰造微。離群雖念獨,選勝遂忘歸。世路從爭席,年華逼授衣。平生付雙瑣,手撫送鴻飛。
招提行問道,末學倦編蒲。不際方為際,應無令盡無。歸來聊自賦,隱去謝人呼。宦路分夷險,平生誰識途。
黃花兼露重,白鳥帶煙微。云伴淵明出,風隨曾點歸。經丘攜芰制,視膳輟蘭衣。景物供清興,詩高直欲飛。
邑侯鄧仲神仙姿,授我乃翁之所遺。乃翁乃文兼乃武,將種拔起泉海湄。六經三略總貫徹,詞人劍客同襟期。揖讓之間中百步,倚馬之頃成千辭。八閩選武居第一,橫行海上誅鯨鯢。氣吞夷虜自草檄,身對賓筵師破圍。合佐投戈講藝主,取彼橫槊賦詩兒。燕頷虎頭人所忌,白日青天世共知。歸來腰鐮刈藿葵,時復倚槁吟吾伊。有子已能興父業,一文一武輪并馳。仲子連膺寄命托,季子重編籌海書。將軍為將不嗜殺,胤嗣食報俱得時。挹彼注茲天所厚,立言不朽己所為。將軍久乘白云去,太史今識寒松詩。合當采入世廟功臣傳,東南名將孰逾之。
時節重陽,喜良友、相邀消遣。向古寺、驅車訪菊,黃花不見。敗葉凋傷零落舞,殘碑剝蝕摩挲看。葬忠魂、千古此高臺,憑人贊。
如來法,慈悲愿。剎那頃,韶光換。憶舊游重到,臨風自嘆。回首竟成今昔感,寬心且作嬉游忭。約明年、此會共登臨,知誰健。
隴阪高無極,
清秋望更賒。
石林千疊水,
板屋幾人家。
古驛羊酥飯,
空山燕麥花。
停驂問耆舊,
井稅說頻加。
瑞峰來現宰官身,
清峙巖巖聳搢紳。
聞道石頭時說偈,
一堂驚動水云人。
鏡湖有隱者,莫知何許人。
出與風月游,居與猿鳥鄰。
似生結繩代,或是葛天民。
我欲往從之,煙波浩無津。
漸與霞關遠,前山紫翠重。
望衡疑九重,擘華見三峰。
樓殿云全曉,林巒霧不封。
客途何太喜,晴日正初冬。
年來豪氣獨縱橫,醉里高談四座驚。自惜此身還自壯,敢將白眼傲公卿。
勘破中忙誤此生,故耽詩酒不爭名。為言世上勞勞者,從此無教俗慮縈。
為愛園林養性情,一生清福艷春明。何修更作司香尉,閒把名花細品評。
分明見徹,開口猶難,驀過重關,轉身無路。
只這拙處,作么生去。
不得有語,不得無語,發機須是千鈞弩。
洛水明珠,巫峰仙佩,未如越網千絲。綠慳顧曲,輸君暖玉偷攜。青纜解,畫船移。怪津亭、折柬來遲。向虹橋去,簫吹夜月,誰唱新詞。
西湖西子歸時。長記緗裙染翰,羅帕題詩。吟香試茗,依然悶倚空卮。紅袖冷,翠眉低。甚好風、偏妒芳期。倩盧家燕,閑將此恨,說與教知。
連峰路塸堮,幽洞摩蒼穹。
石門松蘿隘,傴僂趨兒童。
泠泠太古泉,環佩聲丁東。
相傳吳越年,威鳳翔其中。
后來山中人,盛事誇無窮。
我疑王者瑞,豈預霸業雄。
元化有淪忽,世道多污隆。
何時鳴朝陽,遙問山上桐。
填滿虛空君不見,見飛檐隙日光中。
為心祇怪紛紛細,有色多呈漠漠紅。
葉盡清秋山霧別,車流平野海波同。
誰能灑落獨離此,入定僧臨竹院風。
晨光照水尚熹微,
行近花叢又濕衣。
霧里帆來看不見,
一聲柔櫓去如飛。
幾年人說張園好,筇杖芒鞋欠我游。
泉脈涓涓三里遠,山根匝匝四時流。
鶴嫌竹密妨來往,蝶厭花多費應酬。
臺館高低皆得所,松間亭子最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