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京雜記十三首次淵明讀山海經韻 其十一
韓嫣佞幸徒,骪曲承密旨。長安有成言,金丸不餓死。平生鵔鸃冠,于茲見操履。安陵泣前魚,炙手何可恃。
韓嫣佞幸徒,骪曲承密旨。長安有成言,金丸不餓死。平生鵔鸃冠,于茲見操履。安陵泣前魚,炙手何可恃。
半日堅冰半日泥
牽車走馬涴輪蹄
風開翠蓋松舒秀
鳥啄青條柳破荑
檐溜倒垂新束筍
土膏初動舊方圭
遙知塹道頹山雪
潑眼瓊瑤處處迷
日夕一登樓,依人憐王粲。芳草倏已衰,景物驚頻換。遙遙望天末,美人隔河漢。達生懷步兵,高詠聊操縵。
懿惟醴陵侯,曾為中郎賞。鼓琴得其人,豈肯同凡響。亦有黃門公,著書繼洨長。文采更風流,逋翁餐其沆。
昆山啟絕學,山斗尤群仰。嗟予生苦晚,好古將安放。渺渺緬芳徽,撫躬徒怏悵。
季子來延陵,猶在道南前。經術見論樂,無勞刪與編。原本周太史,肇啟傳與箋。胡為兩廡祀,俎豆祧禮延。
陋邦少文學,傳詩失先賢。耿耿念孤芳,絕學誰為傳。浩浩澄江頭,傳有晉賢墓。晉賢好注書,爾雅詩訓故。
杏壇學詩旨,此焉導先路。邵郝疏義成,未免猶疏誤。傳經貴有宗,師法宜追溯。一瓣萌心香,望古空殷慕。
少時勵志節,曾不受人憐。氣誼盟金石,富貴等云煙。一朝遭世變,獨立成孤騫。皋廡僅傭賃,雪山慣早眠。
世情惡衰朽,勢利任倒顛。羞作時世妝,向人問嗤妍。
云氣失四山,
空明如積水。
亦知峰萬重,
且作平原喜。
日落山空響梵,
風來樹杪生濤。
一卷洞中周易,
三杯醉后離騷。
項蹶嬴顛一霎分,云臺高議復紛紛。
蒯生早見哀韓信,子厚何因附叔文。
曹社鬼謀將不國,棘門兒戲豈能軍。
豆萁瓜蔓悠悠事,付與江湖作摭聞。
湘水梅州共路分,東風杳杳惜離群。扁舟逆上幾時到,獨雁哀鳴何處聞。積雨已生三峽浪,亂山仍隔萬重云。眼前漂泊誰能奈,猶恐親庭念遠勤。
青山黃葉幾時歸,南上獨憐音信稀。老大庭闈終在念,艱難弟妹且相依?;臎鲆叭招腥藴I,縹緲山風游子衣。力學承家應賴汝,暫時分手莫相違。
鐵砂如鹿耳,
有角暗回環。
捩舵之元入,
懸標曲折灣。
掉頭揮扇去,
銜尾擺簾還。
天險舟人戒,
臺疆第一關。
竊祿成何補,
經年柏府居。
無聲慚仗馬,
有淚對刑書。
救世人難跂,
攜鋤愿復虛。
白頭濫朱紱,
中夜獨躊躇。
趨出范圍表,方之大者乎。
理同然不異,隅至此俱無。
圣豈東西判,游何內外拘。
鵠邊天浩浩,蝸角國區區。
廣可包三極,微寧泣一夫。
晚知莊老誕,終向孔門趨。
沿嶺松杉鳥道斜,
炊煙起處辨人家。
西風夜雨連宵泊,
飽聽灘聲走白沙。
繾綣依人慧有馀,
長安俊物最推渠。
故侯門第歌鐘歇,
猶辦晨餐二寸魚。
山外圓天一鏡開,山頭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紋亂,坐見溪南風雨來。
竹枝草履步蒼苔,山上孤亭四牖開。煙雨濛濛溪又急,小篷時轉碧灘來。
方春兩眼不曾饑,飽揀花枝到柳枝。
哀樂無端生殺外,河山有樣去來時。
狂夫顧笑難消汝,啞女當歌擬倩誰。
何事延陵觀樂客,強刪苗黍下泉詩。
一曲菱歌恨未終,
所思人隔若耶東。
秋風昨夜湖南過,
多少荷花怨落紅。
上之回,七德舞。獻泮宮,釁靈鼓。鯨觀筑,狼胥封。銷劍戟,銘鼎鐘。蚩尤旂捲天弧屈,文治武功光日月。
上之回,朱鷺奏。脫虎賁,掣鯨吼。尸禺血,夔鼙猩。伏波績,燕然銘。銅柱天高高無路,石爛??菽嗽S渡。
上之回,坑灰煦。佑斯文,重稽古。昏霧掃,窮奇誅。開虎觀,延鴻儒。奎光睒睒太乙降,輝欱炬照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