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趙菊東山長三首 其二
澹然幽貞姿,乃是夕英菊。托根九秋抄,霜露凄已肅。我疑靈均伴,只有淵明獨。采采黃金花,豈意杜陵曲。
澹然幽貞姿,乃是夕英菊。托根九秋抄,霜露凄已肅。我疑靈均伴,只有淵明獨。采采黃金花,豈意杜陵曲。
名賢遺構倚江關,落日風煙幾創顏。
賜燭舊曾懸紫禁,謫居閒自老青山。
朝云一片豐湖斷,華表千秋白鶴還。
剩有高臺供伏臘,依依攜手共躋攀。
鸚鵡伴人愁。情緒牽人不自由。正是落花寒食夜,南樓。半鏡隨郎葬杜郵。
斂笑慢回頭。韓壽香焦亦任偷。此際別人應未覺,風流。眼意心期卒未休。
閑畫兩鴛鴦。院宇秋明日日長。蜀紙麝煤沾筆興,茶香。懶對菱花暈曉妝。
怯見上空床。半夜潛身入洞房。光景旋銷惆悵在,凄涼。風月應知暗斷腸。
我笑無為子,
游山學古人。
康廬不能住,
騎馬入紅塵。
拍岸洪濤跨半空,空中七十四垂虹。
人騎鰲背千層浪,衣卷潮頭萬里風。
襟帶幾邦山海會,梯航終日島夷通。
端明善政綿金石,詞翰風流兩絕工。
楚歌四面天茫茫,數行泣掩重瞳光。君王豈特萬人敵,淮陰自將十萬當。
東城僅存廿八騎,猶能斬將夸身強。大澤掀泥走辟易,神騅難踏波汪洋。
泗上亭長逼兄弟,烏江亭長須君王。江東雖小尚足王,一語氣已吞蕭張。
曷不用之作舟楫,漢兵后至無帆檣。貨寶婦女委棄盡,縱不富貴宜還鄉。
胡為刎頸贈故舊,實乃自暴非天亡。至今遺廟向江涘,塵土滿目春風涼。
階前舞草何旖旎,貞魂不屑為鴛鴦。思將白鐵鑄項伯,舁而跽之兩戺旁。
男兒失節美人死,寘令相對知慚惶。惜哉亭長計不售,姓名鄉里遺子長。
八千子弟無一返,孤兒泣血心慨慷。鐘離昧存季布在,呼使將此恢咸陽。
事功不成死未晚,仆者復起誠難量。鴻門一誤烏江再,杜默何緣涕泗滂。
兩年風雨為民愁,
那得偷閒物外游。
誰謂秋鴻留爪甲,
吳儂一稔展眉頭。
與子十年別,文章今老蒼。
所心在宗國,到眼有滄桑。
握槊情猶昨,填詞興更狂。
春江歌哭地,誰為問行藏。
山緣何事也窮空,
百里岡巒化作童。
莫道吾廬無認處,
行人遠遠見雙楓。
莫話蔣陵陳跡,
青松翠碧躋攀。
此別再游何日,
夢魂長繞湖山。
夢到瀛洲夜,
覺來江上秋。
一身投絕域,
千古吊窮愁。
五羊城下十洲通,樓閣宵涵蜃氣空。
百越女牛星拱北,三門笳鼓水歸東。
戈船潮暗琵琶月,珠寺沙香茉莉風。
回首可憐偏霸地,漁鐙幾點浸鮫宮。
瘦藤清對紫方袍,
閑步坤維意轉高。
若到慎江人借問,
金輪王子是吾曹。
識得斯人玄又玄,真儒駐世是真仙。文章不落空王后,性命全歸象帝先。穗帳衣冠如昨日,鼎湖弓劍憶當年。青山一覺希夷夢,更擬騎箕覲九天。
一入金門便隱淪,曲江回首見垂綸。滄桑閱盡人間世,歲月銷磨物外春。丹訣有靈龍蛻骨,碧天無際鶴翻身。浮生日促仍多病,擬拾遺薪逐后塵。
曾借名園受一經,頻來猶記舊池亭。為僧不敢通年譜,隔世還思見典型。風樹幾回悲墜葉,攝提初轉散晨星。老成凋謝今如此,一曲長歌問渺冥。
平生萬事不容求,惟有郊居志已酬。
更漏遠城雞唱曉,歲時無歷葉知秋。
潮生小舫行收荻,月落長歌起飯牛。
已作幸民仍醉死,人間毀譽判悠悠。
李謝王袁宿草萋,
區區風雅亦陵夷。
薛能自忖無功業,
不恥粗官好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