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昌平四詩 其三 劉諫議
李唐祚中微,刑臣執其柄。賢良褒然來,一策駭群聽。事機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職非近臣,陳義固當正。為時吐忠憤,誓不顧軀命。同游雖厚顏,得失非所競。滔滔徇曲學,胡不愧元圣。□□辟祠宗,名教系邦政。居庸峭摩天,過者竦深敬。
李唐祚中微,刑臣執其柄。賢良褒然來,一策駭群聽。事機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職非近臣,陳義固當正。為時吐忠憤,誓不顧軀命。同游雖厚顏,得失非所競。滔滔徇曲學,胡不愧元圣。□□辟祠宗,名教系邦政。居庸峭摩天,過者竦深敬。
煙水寒,扁舟小,華亭江上相尋討。
負命底劈口一橈,點頭處狼藉不少。
父子怯相酬,誰道翻身早。
出黃蘆,入紅蓼。收拾絲綸,江天未曉。
世事亂如麻,情人未到家。
連延深院雨,滴碎后庭花。
舊話幾時別,音書未有涯。
暝煙將四合,何處起胡笳。
南岳諸峰七十二,惟有祝融峰最高。
九千七百三十丈,下視寰海如秋豪。
岷峨華頂遠俯伏,九華五老來相朝。
上封老僧日無事,興來以手摩云霄。
相逢道人漆雙瞳,衣衫零落迎秋風。
甘將百骸作泥土,冷笑萬事如展蓬。
當今祖道薄如紙,瓦缶雷鳴閙人耳。
正音卻作一線懸,兩手枕胸淚如洗。
行行不惜兩莖眉,魔宮虎穴俱探窺。
山窮橋斷始得路,伎倆盡時方見伊。
咿嗚咿,那得知。
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東換西。
拱良工手,破衲僧疑。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太虛無云,清鏡無痕。
如意舉手,花雨繽紛。
契南岳不傳之旨,見靈山未散之人。
妙圓體極,即相非真。
流菜非深隠,那堪復故山。
未能忘影跡,終是礙人間。
白發吟邊短,清燈話里閑。
江湖有新夢,何日出松關。
老不禁寒,山邊水邊曝日。
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
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繡筵中開壽域。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
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誰展缽盂吃飯。
近遠何多趣,難將尺寸求。
向來披岳頂,今已徧神州。
水肅蒼林晚,寒生玉井秋。
圓蒲冷相對,時與話峰頭。
開端令節,萬事從新。
普賢磨墨,文殊把筆,書個事事大吉。
從茲常住寬余,掃除逋積。
斗南長見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
居常多不器,情謂盡方知。
有眼掛空壁,無心合祖師。
衲穿隨手補,客至下階遲。
或問虛堂叟,慇懃說向伊。
高誦招魂招屈平,只應沉恨隔浮萍。
著騷直以尸為諫,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懸青艾束,辟兵難望彩絲靈。
憑君一激沅湘水,浄洗中原血鎧腥。
危言不畏觸干戈,瘴雨蠻煙換玉珂。
今古廬陵兩胡老,是非儋耳一東坡。
拳拳抗志甘三已,惻惻招魂聽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為履朝靴。
海上多幽跡,尋碑始得名。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鶴久不死,見人長欲鳴。
壇西羽衣子,知我不虛行。
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
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
云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