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雪
裘褐透膚寒,??剌春將半。
雪作絮花飛,袞袞攙零亂。
天地合清明,虛極浮江岸。
鳥窮棲樹端,走狗欣挑攛。
埋路已旬浹,四野都彌漫。
郊行峭無跡,惟有神光燦。
茅檐過尺摧,爐火生無炭。
凍死未能詩,達人方大觀。
裘褐透膚寒,??剌春將半。
雪作絮花飛,袞袞攙零亂。
天地合清明,虛極浮江岸。
鳥窮棲樹端,走狗欣挑攛。
埋路已旬浹,四野都彌漫。
郊行峭無跡,惟有神光燦。
茅檐過尺摧,爐火生無炭。
凍死未能詩,達人方大觀。
皮袍粗衣也難擋透骨的寒冷,此時已快到暮春。雪花如柳絮般飛舞,紛紛揚揚雜亂一片。天地間一片清明,空曠的氛圍彌漫在江岸。鳥兒無處可去只能棲息在樹頂,獵狗歡快地蹦跳。道路被雪掩埋已有十天,四處都被大雪彌漫。郊野行走不見蹤跡,只有雪光閃耀。茅草屋檐被過厚的雪壓垮,爐中無炭難以生火。冷得快凍死了哪有心思吟詩,豁達的人才能有宏大的視野。
裘褐:皮袍和粗布衣服。
??剌:形容快到暮春的樣子。
袞袞:眾多、不絕的樣子。
旬浹:十天。
攛:跳躍。
達人:指豁達、明智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是在暮春時節突降大雪,詩人身處寒冷環境,生活條件艱苦,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詩,或許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百姓可能面臨的艱難處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暮春大雪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突出雪災帶來的寒冷與困境。其特點是描寫細膩,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畫面。
得狀元,由手搏。
狀元由手搏,尚勝種秘閣。
殷雷向晚忽喧闐,頃刻溝塍似涌泉。
風勢挾潮知有海,云容翻墨欲無天。
芋田葉潤蜻蜓立,稻隴花香牸牯眠。
擬約村翁餐脫粟,濕薪幾處滃炊煙。
驥不由窮巷,龍曾演瑞圖。衣傳袁道潔,夢接邵堯夫。四十年全未,三千行豈無。飄然何太速,愁殺奠生芻。
贈別文章妙,分攜六見秋。真書藏相府,循吏說湖州。不作三公入,同誰八極游。朔風吹壯淚,應滿藕池頭。
有子才而美,知君死不亡。刀圭徒有驗,兵法豈無妨。玉樹新埋沒,金丹舊渺茫。魂兮來止些,極樂在西方。
能為歲始即春王,萬物來賓各處陽。尚許微明隨地出,安知四大與天方。廢興豈盡由強弱,新舊還須問歙張。大象無形寧可見,初元初日且休忙。
初日初元事若何,懷新憶舊幾蹉跎。風光有意仍舒泰,歲序何心枉折磨。沖氣為和由一始,陽春布德以三多。不窺戶牖知天下,眼際浮云莫問他。
十度封書問閉關,披襟心比白云閒。
校書漢代題中壘,奏雅淮南號小山。
轡可控持風鶴上,劍曾飛射斗牛間。
為君三醉清歌起,似勝當年七日還。
詠懷曾讀步兵詩,
乞食難忘五柳辭。
縱有傾河注海淚,
倉皇南渡恐非時。
兩崖玉巉然,秀色真可餐。
嵐煙落窗幾,慘澹云水閒。
幽人美清夜,和月憑欄干。
天空山影直,八表生晴寒。
三都赤子久瘡痍,撫字無人瘦日滋。憑仗賢明新父母,好調良劑趁時醫。
貪泉多誤嶺南官,君過貪泉井未乾。幸與先賢守家法,停橈須索斷碑看。
良工繪畫應擅名,故向粉壁施丹青。
青巒碧嶂粲如綺,溪橋流水空泠泠。
煙樹蒼茫隱臺閣,白晝寒風起巖壑。
兩峰嵯峨插九霄,飛瀑一簾半空落。
古松偃蹇石崔嵬,小舟蕩漾江水隈。
春云如波掃不去,野花含笑年年開。
我本當時云路客。到處山川多閱歷。
遠觀恍若太華之三峰,氣勢崢嶸薄星日。
近觀又似東岱之天門,懸崖雙扇凌絕壁。
平生逸興獨超然,靜坐對之紛慮釋。
美人高趣倘在茲,乞歸同買謝公屐。
世故熏人易變初,
誰能變處即如如。
相看有道遽難說,
且可還家深讀書。
我醉復何言,相期在終始。
削籍歸故鄉,我事已如此。
君才世所稀,蹭蹬偶然耳。
云來月無光,云去天如洗。
譬劍新發硎,寒芒若秋水。
騏驥歷坦途,一日可千里。
君達不失望,我窮不失己。
他日若相逢,無忘下車禮。
萬里長江,瀉不盡、一天秋色。終古是、云沉日落,貝宮鱗闕。白雁飛邊山向背,黑鼉鳴處帆欹側。嘆投鞭、勇略系絲謀,都銷歇。
龍虎散,精靈滅。水天話,推篷說。問滔滔是否,舊英雄血。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兩戒空明月。暗濛濛、望里古臺城,形殘缺。
恍惚迷來際,周章失去傍。
怕聞行戍遠,愁聽哭田荒。
要挽天河水,方焚玉帳香。
夷吾政分閫,吾黨詎應忙。
春秋二百戰,一一敘興亡。
書戰皆非義,稱人亦貶強。
臨文常抑楚,謹始必尊王。
窮究當時事,應須發感傷。
落落深閨里。剩樓頭、一輪皎月,是儂知己。自顧此身如倦鳥,棲息枝頭垂翅。只披讀、離騷銷志。不信詞人都福薄,看千秋、得意曾能幾。傷心處,已無淚。
生來無分窮經笥,日銷磨、針箱線帖,可知遭際。滿院涼煙秋雨后,多少閑愁慵記。嗟榮利、渾如敝屣。天地雖寬羅網密,料人間、獨醒談何易。把萬事,付酣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