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尚書余公二首 其二
扁舟一葉掠垂虹,因泛江蓮得識公。千里軍民安席上,一年賓主坐春中。斑催紫橐朝天近,夢到黃粱霍地空。契闊真情言不盡,只將楚些寄東風。
扁舟一葉掠垂虹,因泛江蓮得識公。千里軍民安席上,一年賓主坐春中。斑催紫橐朝天近,夢到黃粱霍地空。契闊真情言不盡,只將楚些寄東風。
清陽如幄雨梅肥,
長日深宮賦綠衣。
約伴納涼亭上去,
生憎雙蝶傍簾飛。
乾嘉世遠風流盡,
隔海欣來物茂卿。
四部縱觀登秘閣,
三桑親見過神京。
他山有日資攻錯,
大地何年話太平?
歸路重煩訊羅隱,
拂龜無限卜居情。
壽皇燕翼貽孫謀,寘公從橐良有以。龍蟠虎踞帝王都,居守重任不輕畀。神州陸沉五終星,有讎未復己三世。經營江表誠急先,移鎮上流實隆委。議和但茍朝夕安,歲輸金繒殊未已。無事坐養百萬師,所慮民貧財益匱。胡雛何知蓄狂謀,天其啟我或在此。荊州昔號用武國,曹瞞落筆驚劉備。況今吳蜀勢連衡,乘時振槁悉披靡。料人當要知料己,上策由來當自治。實邊至計耕與桑,祖逖未可成敗議。祖宗德澤在遺黎,中原自有壺漿至。我公恩信結人深,豈獨長城賢萬里。嘗聞機會不容發,尚父宵征奚暇寐。諸葛手握將相權,愿改吾短不自恃。其心休休能有容,即是古人勛業地。往時韓富屢守藩,以養威望須歷試。一旦大用無間言,列圣用人有深意。雖然五大不在邊,端委面槐乃公位。玄齡如晦不言功,持效于君兼眾美。大江之西有癯儒,半生混跡漁樵里。兵書一篋老無功,耿耿但馀憂國淚。一官漫仕不療饑,五斗折腰安敢恥。沮漳時倚仲宣樓,往事成塵誰復紀。此生幸識元紫芝,今為晏御尤自喜。馮驩欲歌歸來乎,繞朝有策不用耳。函關請封一丸泥,贊普可招尺書紙。我思古人不可見,空對孤燈慕青史。公能挈之于沉淵,猶擬楯墨書檄字。舉似孫郎帳下兒,或能道人意中事。
文弊莫如今,
獨存師古心。
汲深六經海,
茹實百家林。
公有傳賢筆,
私無諛墓金。
晚年北山北,
誰識醒中吟。
白露青楓夜色寒,何人吹笛向江干。
風回浦溆灘聲合,月落關山客夢殘。
金殿幾時聞舊吹,畫樓何處倚危欄。
天涯早已難為聽,況復懷人淚不乾。
白鶴仙人劍氣雄,
蜿蜒鱗甲動秋風。
何年飛上精藍壁,
海藏神珠徹夜紅。
夕靄澹城陰,尋君到水石。門外新潮漲,瀰漫迸階入。
爽然衡宇清,琴書散幽寂。庭檜留輕飔,恰與炎歊敵。
賓朋既數過,雅韻時相及。閒拈壁上題,雌黃任胸臆。
境閟夏如秋,陰蟲已唧唧。煙里聞歌聲,漁燈泊沙脊。
問籬菊,何事秋香欠春馥。淵明歲歲走征途,冷落重陽誰采斸。
意緒懨懨,無可奈、晝長人困。鎮日里、春陰黯澹,空庭悄靜。嫩綠如茵鋪鮮砌,落紅成陣迷芳徑。知連朝、細雨釀春寒。清明近。
花易謝,春將盡。人易老,時偏迅。惹閑情萬種,工愁善病。人面東風空結想,年華流水都成恨。古今來、薄命屬紅艷,真堪信。
心塵脫落開巖洞,自性圓通儼紺容。
天子敬,龍之恭,不以為喜安然中。
咦,更薦海濤翻黑風。
銅盤獸火熾香煤。繞銀箏,與金杯。兩曹分射一鉤來。愁天曙,角聲催。
風飄簾外雪花回。紫貂冷,苦相偎。暖玉枝枝搔背好,雙錦帶,為君開。
李子振大雅,超駕百世前。
著書薄子云,作賦追屈原。
新章益偉麗,一一鸞鳳騫。
華星錯秋空,爝火難為然。
摛文固無匹,投義罕比肩。
抗志冀陳力,危言獲罪愆。
握瑜不得售,寶棄誰為憐。
仲舒貶膠西,賈生亦南遷。
古來有遺憤,非君獨哀嘆。
閑云三兩岫,深處是山家。
幽徑無來客,輕風掃落花。
溪光空翠合,樹影夕陽斜。
回指舊游處,蒼蒼橫暮霞。
十五題封乞罷官,
再陳方荷圣恩寬。
昔年南北塵初洗,
今日山林夢始安。
村里人歸添酒伴,
客邊秋及幾花看。
濟時秪恐推耆舊,
矍鑠還須上馬鞍。
鑄印大如斗,佩劍長拄頤。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高時。
南伐逾銅柱,西征出玉關。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火齊堆盤起,珊瑚列庫藏。不如茅屋底,父子事耕桑。
列鼎賓筵盛,籠坊從騎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喚兒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