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見舍弟去年自壽歸鄆道中詩悵然懷想久不作詩因集句為答用渭城體可歌也 其六
詩成吟詠轉凄涼,獨宿空簾歸夢長。長年事事皆拋盡,惟到尊前是故鄉。
詩成吟詠轉凄涼,獨宿空簾歸夢長。長年事事皆拋盡,惟到尊前是故鄉。
天涯秋晚見孤芳,華發蕭騷易感傷。
對酒未嘗忘北海,因詩惟恐瘦東陽。
古心翻得風霜白,冷艷寧隨草木黃。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爭得識寒香。
五色云邊昔稚圭,軍戎萬里已周知。
趨朝豈止重憑廣,出幕聊為送適詩。
行李羽輕清漲穩,交情珍重歲寒期。
君王若問荊州事,白玉階前細數之。
收攬河山入此樓,幾年蚡冒古荊州。
目窮夕照西沉隊,心到寒江東盡頭。
歷歷雄圖史南北,紛紛遺恨晉春秋。
酒邊感慨憑闌久,衰柳行間數白鷗。
淳熙公論盛槐門,文獻依然故笏存。
晉世昔聞期畢萬,魯人今喜見臧孫。
交游半是清流望,趨向難為俗子論。
久客諸侯寧鬰鬰,公卿元自出藩垣。
驕陽赫赫正當空,化作甘霖覆手中。
洗滌四郊無點翳,作興群槁有新功。
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隨感通。
毋以喜書安僅足,更行好事答高穹。
分弓輟自侍臣班,來擁貔貅設漢關。
膽落氈裘千里外,指呼羽扇一麾間。
共期樸實工夫到,會見承平氣象還。
荊益論盟如此酒,從今西顧釋天顏。
逍遙微物累,出處任天真。
薄宦已陳夢,青山猶故人。
鑒湖涼不暑,荷葉浄無塵。
往往入圖畫,扣舷欹角巾。
海宇材能盛,風云氣類從。
一賢居上介,千里折遐沖。
咨事須孫楚,論詩得正封。
城東未為好,終不似烏龍。
蕭蕭風雨問南關,客里單衣八月寒。
燈火數家棲逆旅,江山千里走卑官。
飄零岐路憑詩紀,寂寞襟懷借酒寬。
亟寫音書寄鄉國,北山高臥盡平安。
丈席即之溫,終身佩一言。
棟梁失安定,山斗慘韓門。
慟矣心喪重,凄然手澤存。
江聲助悲些,莫返大夫魂。
瘦石插半天,玲瓏聳蒼翠。想從混沌初,有此紛破碎。
斷截不分離,欹危不顛墜。乃于其中間,穿沿石路細。
頻勞謝屐行,捫撫足幻怪。下有泉溶溶,根來從石背。
香山才品題,名得因人貴。瘦筇行清秋,西風吹我袂。
躋攀幸未疲,俯仰一嘆喟。下山拜范祠,遺像儼如在。
胸中萬甲兵,曾使西夏畏。巖瞻石不移,可想鐵肝肺。
嘻其群小人,風林犬空吠。于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堅自力心,歲寒見節槩。卓爾彼何人,晞之則亦是。
歷峽浮江萬里歸,一湖乃爾尼留之。
由吾天籟偶相值,豈汝川靈敢肆欺。
上水雖饒趨下便,北風會有轉南時。
浮生只作無心看,何用咨咨咄咄為。
向來碑在所,今見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傳香。
吳謀千載偉,晉事一丘荒。
不用憑高看,中原尚鹿場。
逃禪祖花光,得其韻度之清麗。節庵紹逃禪,得其蕭散之布置。
回觀玉面而鼠須,已見工夫較精致。雙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來端若爾。
所傳正統諒末節,舍此的傳皆偽耳。僧花工之工則麤,夢良意到工則未。
女中卻有鮑夫人,能守師繩不輕墜??蓱z聞名不識面,云有江西陸公濟。
季衡麤丑惡拙祖,弊到雪篷濫觴矣。所恨二王無巨法,多少東鄰擬西子。
是中有趣豈不傳,要以眼力求其旨。踢須正七萼則三,點眼名椒梢鼠尾。
枝分三疊墨濃淡,花有正背多般蕊。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說偈言吾亦贅。
誰家屏障得君畫,更以吾詩跋其底。
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肅清寒昨夜霜。
硯怕生澌微貯水,爐因撥火起余香。
最耽詩帖閑中樂,無奈塵??屠锩?。
卻是小春花謝絕,海棠經月駐紅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