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史慶臣好詩而喜俠飲之酒而贈以是詩
踏遍荊吳鬢欲華,夢中煙雨暗三巴。
白鹽赤米猶能飯,碧??清流便當家。
子黨昔誰憐范叔,吾門今始識劉叉。
鸒斯賊食雖堪笑,相祝無勞置齒牙。
踏遍荊吳鬢欲華,夢中煙雨暗三巴。
白鹽赤米猶能飯,碧??清流便當家。
子黨昔誰憐范叔,吾門今始識劉叉。
鸒斯賊食雖堪笑,相祝無勞置齒牙。
你踏遍荊吳之地,兩鬢已快花白,夢中煙雨籠罩著三巴地區。有白鹽和赤米還能做飯糊口,面對青山綠水就當作自己的家。過去范叔的同黨有誰憐憫他,如今我家才結識了像劉叉這樣的人。鸒斯偷吃食物雖可笑,但不必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荊吳:古代楚國和吳國的地域,泛指江南地區。
鬢欲華:兩鬢快要變白。
三巴:東漢末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永寧、固陵、巴三郡,后稱三巴,約在今四川東部地區。
白鹽赤米:白鹽和赤米,指普通的食物。
碧??(yǎn):青山。
范叔:指戰國時魏人范雎,曾受迫害,后為秦相。
劉叉:唐代詩人,以任俠著稱。
鸒(yù)斯:一種鳥,這里比喻小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與秦士史慶臣飲酒交談時,了解到他喜好詩歌且有俠義之風,有感于他的經歷和性格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小人行徑,但詩人更看重像史慶臣這樣安貧樂道、有俠義情懷的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史慶臣的贊賞和鼓勵。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湖山相聯,云漢中懸。湖山相得,星河下食。
溯流在央,莫褰衣裳。從水一方,中心委徨。
大之巖谷,小之石木。悠悠藻灑,望北飛瀑。
古寺依煙艇,一篙春水深。
石壇幡轉影,玉殿磬流音。
客有張公子,僧皆支道林。
行行云水窟,幽夢渺難尋。
一片荊山璞,
分明辨者難。
幾人偷眼覷,
只作石頭看。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云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后,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游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茫茫誰是濟川舟,費殺籌邊設戍樓!已撤屏藩資廣島,那堪保障督并州!如斯縱敵成騎虎,遂使蹊田竟奪牛!半世紫光名相業,一朝斷送海東頭!
潛移兵禍海之東,炮火澎瀛殺氣紅。大帥易旗能禦敵,平民制梃愿從戎。岳家軍信山難撼,宋室金輸庫已窮。有詔班師臣不奉,圣明亦諒此愚衷!
妖氛才息十三年,烽火東溟又起煙。秦帝有心收黨郡,魯人無計返汶田!從今梓里非吾土,何處桃源別有天?欲隱樞曹為散吏,宦囊蕭索轉凄然!
難揮退日魯陽戈,除是神鯨再躍波。望歲有誰趨免胄?求援終屬倒持阿!牢羊已失成蠻觸,市虎紛傳幻戰和。一局殘棋渾未定,甲兵何日洗天河?
魚山留晚棹,
寂寞坐更深。
暗浪喧舟腹,
寒燈映水心。
頹風墮墨淚,
高調憶鐘琴。
江樹識人思,
蕭蕭寄遠吟。
始見梨花房,
坐對梨花白。
行看梨葉青,
已復梨葉赤。
嚴霜九月半,
危蒂幾時客。
況有高高原,
秋風四來迫。
甲子推遷,問仙侶、長生何術。也曾采、甘州紅杞,良常蒼術。華岳峰高難覓藕,天臺路遠誰投栗。但加餐、曝背坐茅檐,冬之日。
頭上發,非全漆。身上布,無全匹。笑半生迂拙,書空禿筆。捉鼻苦吟憐我瘦,藏刀強笑輸人密。讀先生《閱甲》廿年詩,愁心出。
地北憐為別,天南真可哀。
同時萬里去,隔歲一書來。
水闊蛟龍出,山深杜若開。
相思有詞賦,愁絕并登臺。
路入云端步步輕,
洞中滑溜一泓清。
不逢真侶仙蹤在,
猶喜磨崖紀姓名。
神機規禹跡,鬼膽破胡兒。
大號初歸我,成功少待時。
鞬櫜懷不滿,簞食問何遲。
河洛空遺恨,年年上玉卮。
洞庭木落秋云暮。元冬將度。西鄰忽報送花來,催題詩句。
黃花滿地,碧云天際,念佳人如晤。林間貰酒是誰來,有白衣相遇。
同舟共賞洞庭春,
終日徘徊柳岸陰。
卻得漁人加櫓棹,
等閑抹過碧波心。
不逐攘攘車馬塵
暫隨時俗慶年新
金錢粗辦施僧寺
門板分書給賈人
旅館難逢千日醉
菜盤又見一回春
閒身自覺無拘束
萬事蕭疏總任真
遠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幽聞無虎豹,翠欲滴芙蓉。氣隱仙靈宅,秋藏野客蹤。何時殘暑盡,相待扣山鐘。
空負煙霞趣,名山此獨疏。豈緣供眺詠,猶已寄清虛。仙路馀松檜,云潭近石閭。秋風便杖屨,先訪輞川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