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統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詩以自見錄呈華陽隱居資一捧腹 其一
崇元館主在齊梁,乃有元之吳郡張。相望八百四十載,我居鶴臺如故鄉。
崇元館主在齊梁,乃有元之吳郡張。相望八百四十載,我居鶴臺如故鄉。
東南之鎮曰會稽,扶輿清淑拱帝畿。千巖萬壑氣盤礴,更有壽檜天與齊。托根后土閱千古,黛色蒼皮天一柱。鐘為人杰堪棟國,恰似嵩高降申甫。
君侯胸中百萬兵,年未四十俄專城。精神滿腹秋水瑩,談笑兩頰春風生。崎嶇贛右三百里,蛟鱷垂涎波浪起。溯流張膽作風帆,信如王尊乃勇耳。
脫畧邊幅柔兇頑,解除苛嬈綏創殘。喚回和氣豁氛祲,事有至難談笑間。人口如碑沸傳誦,帝曰吾徒得君重。天風吹下紫泥封,趣入班行作儀鳳。
大夫何以假守為,真除屬厭民所期。虎頭岌嶪要彈壓,凝香森戟聊娛嬉。璇杓插子日南至,黃鐘飛灰雷出地。崆峒春早梅已香,釀入黃堂壽觴里。
醉來含笑看吳鉤,龍光夜半干斗牛。關河北望令人老,忠臣心與天為謀。潢池正爾兵不弄,又說邊塵時澒洞。籌邊筦鑰寧無人,知待人豪為國用。
貂蟬冠高劍拄頤,丹青正與綠鬢宜。碧油幢下白羽扇,貔虎百萬惟指麾。雍容傳檄定三輔,頸縛單于歸釁鼓。手扶鑾駕還東都,宮殿千門總如故。
摩挲與問金城柳,頗嘗見有此舉否。策勛飲至未央宮,腰下懸金印如斗。萬年觴捧月氐頭,虎拜稽首揚王休。功高福與宋無極,紫樞黃閣三千秋。
南渡先賢跡已稀,蕭然華表立山陂。
可曾長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樹枝。
幾度過墳偏下馬,向來出蜀只攜龜。
自憐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間讀隧碑。
嶺頭無復一人來,漁店收燈戶不開。
松氣滿山涼似雨,海聲中夜近如雷。
擬披醉發橫簫去,只寄鄉書與劍回。
他日有人傳肘后,尚堪收拾作詩材。
胸中陳法久堂堂,卯歲邊戎真漫狂。
佇看勝齊歸一鼓,未饒破魏說三當。
弓刀早落風云會,袞繡行依日月光。
已撰磨崖碑萬字,為君題破碧苔蒼。
情契居連屋,炊齋霤合煙。
放懷行共出,得語坐相傳。
竹戶云深入,蘆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賦擬前賢。
一汀紅糝蓼花天,滴滴清寒曉露圓。
回首洞庭山半點,傷心桂嶺路三千。
詩魂夜寄青林月,漁唱聲回綠樹煙。
卻笑陶朱不如我,我無西子與同船。
乾元山頭洪水發,溪有長蛟潛伺察。
兩岸居人莫等閑,年深物怪終騰拔。
往歲鄰封遭水變,只道溪流凈如練。
倏忽人煙數里間,夜半平沈皆不見。
東南地坼乾坤浮,幾番赤子葬洪流。
神龜去后不復返,休看浪打石人頭。
抽身龍尾外,一壑本來心。
書卷竹陰潤,筆床花氣侵。
耿光增魏笏,雅趣寓陶琴。
隠幾時搜句,忘言兀似瘖。
昨日蘭橈逐順流,今朝湖口泊歸舟。
千山日暖雪花散,萬里風高云葉收。
江影曲通西蜀遠,湖光橫與北溟浮。
岳陽奇眺嗟猶欠,付與他年穩上樓。
談天多巧中,名在士夫間。
行遍西江路,來游南岳山。
病侵心緒懶,窮慣面皮頑。
莫說功名事,祿書從卷還。
人人羨登仙,去作上界游。誰知世蒙恩,公其晦叔流。
眾芳正回春,一葉偶似秋。靈修豈數化,宿莽休檻洲。
卻憐貪榮人,前后幾蜃樓。策今陳洛陽,疏肯諛滄州。
閶闔浮云開,臺閣清風留。所期共推慶歷車,可復偏重元祐舟。
吹帽海風鴉背起,馮夷知我酒微醺。
樓臺氣壓金焦浪,鐘鼓聲飛淮浙云。
戈甲虎爭余塊石,榛蕪鼪嘯幾斜曛。
山僧不管興亡事,清坐閑披貝葉文。
絕頂謁龍公,森寒石作宮。
路盤青壁上,瀑瀉白云中。
僧說聞雷出,人疑與海通。
幾時陰晦夜,來此看拏空。
生世可無友,吾友得仁叔。行己嚴尺度,色夷氣清穆。蠅頭觀世態,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風欲飽帆腹。重陽兩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儕跡浮萍,同是客京轂。作討俱出此,正爾未免俗。
倘有廩可指,一笑如魯肅。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軸。
所以窮杜陵,恨欠突兀屋。波寒凈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帶水,后會殊未卜。越山君舊游,我亦曾寄目。邇來平安否,細與問修竹。
昨仕京華豪未減,脫??不問貴游嗔。
詩家爭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閉戶自為千載計,入山又忍十年貧。
幾思投劾從公去,背笈肩琴澗水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