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二十四首 其三
太任媚姜,涂山翼禹。慈祥曼衍,鴻儀迭舉。寶章奕奕,祲宮俁俁。帝用將之,于彼宮所。
太任媚姜,涂山翼禹。慈祥曼衍,鴻儀迭舉。寶章奕奕,祲宮俁俁。帝用將之,于彼宮所。
我來叩石洞,嶄絕何從登。天開一間路,崖列兩連屏。
有水泠泠來,委蛇貫中行。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閣,蕭颼風雨聲。不知身何許,似有通山靈。
晨興窮所歷,石轉泉逾清。絕頂一帶垂,方諸函明泓。
想當春夏交,雪練輸浮輕。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歸與置窗幾,聊以志余情。
舊說湘中事,身來又可尋。
廟存虞帝跡,江照楚臣心。
為客人俱遠,題名刻自深。
春回洲渚綠,遙望正沉吟。
庭院深深春日遲,
百花落盡蜂蝶稀。
柳絮隨風不拘管,
飛入洞房人不知。
畫堂繡幕垂朱戶,
玉爐消盡沉香炷。
半褰斗帳曲屏山,
盡日梁間雙燕語。
美人睡起歛翠眉,
強臨鸞鑒不勝衣。
門外秋千一笑發,
馬上行人斷腸歸。
人生會合難,四海皆兄弟。解后若為寮,為情乃其至。嚴陵雖陋邦,山水固佳致。宦游于其間,亦未為失計。
嗟嗟我輩人,志不在名利。所趨必踏正,所論必根義。圣門有格言,胡不慥慥爾。險夷融一心,相與共守此。
維君更直諒,多聞且知禮。責善有忠告,規失無因避。人或苦難合,我匪以為具。始如石落落,終似旗旎旎。
入議必追聯,出游必連軌。朝夕恃驩比,同襟能有幾。君今先我去,落漠將何委。政此黯銷魂,臨分不我鄙。
絕無兒女悲,慨慷及治己。竊聞之先儒,物我均一理。達人宏大觀,曲士局偏倚。偏倚狹一隅,愛惡無公是。
大觀歸眾善,寬平有余地。理義固無窮,虛心知所止。感君謙自牧,使我愁翻喜。還以作贈言,相觀要終始。
恬淡安身易,新家似舊居。
徑涼行落葉,池浄數游魚。
詩得唐人句,碑臨晉代書。
半生惟此樂,同輩必無如。
長江欲趨海,日夜不肯休。終然至海后,大小同一流。
君家學海名,舊有江上樓。取義誠在斯,終始志欲侔。
云門接滄波,碧玉浩遠浮。一瞬便可得,垂則良易求。
茲道無小成,勉矣歸藏修。
中興申甫來高崧,卜人吉夢占維熊。
生賢應有造化工,吾家積善慶所鐘。
公跨鸞馭從蓬宮,襟懷廓落凌秋空。
居鄉惠愛先困窮,譚笑萬戶生春融。
在官履行潔且忠,此心須信天可通。
福善有道非濫蒙,歲寒乃知柏與松。
從今風虎依云龍,扶搖萬里乘長風。
結知丹扆恩厖鴻,金貂赤舄華吾宗。
尊榮安壽仁之功,從教綠鬢宜方瞳。
義方垂教慚倥侗,青氈欲使揚祖風。
勉策駑駕追逸蹤,它年樂事來迎逢。
燕山嘉譽難獨隆,宴堂清曉祥云濃,槐庭晝永陰重重。
千歲風月誰與同,敬祝王母偕僊翁。
瀑水東南冠,廬山未足論。
飛來長似雨,流處不知源。
洞里龍為宅,溪邊石作門。
修行謝康樂,庵有故基存。
一雨郊原綠,高田水過低。
荷鋤煩稚子,馌畝伺良妻。
老去知誰許,歸歟得自犂。
緩行溪上石,吟詠到鴉棲。
何事貪乘逆水船,此心長向白云邊。
琴書篷底一樽酒,花柳江頭三月天。
逸興只將詩句遣,清襟那就俗塵牽。
簿書不到斑衣底,進學輸君屬壯年。
日月交輝際,乾坤欲整時。
謀謨無遠近,顧盼有安危。
國倚宗臣重,人惟正統推。
將軍兼問古,中尉不言私。
美德開初禩,清風起四維。
山河春藹藹,雨露夜垂垂。
川浩黿鼉穴,田豐鼠兔窺。
險辭萋莫已,深網障無遺。
流謗看金策,純誠表竹枝。
丹心元未改,只影去奚疑。
能勝歸天道,云亡忽事宜。
蜀關幾犬豕,淮岸邇旌旗。
將相通新好,朝廷說舊規。
渠奸甘授首,盛代鞏丕基。
褒敘還宗祏,光昭在鼎彝。
凄涼余謚法,慷慨付諸兒。
汨水芬芳地,三閭絕好詞。
子蘭真已矣,靳尚亦奚為。
樂事云悲事,新知匪故知。
續騷何日了,千古淚如絲。
十日清溪路
新春細雨天
綠波隨棹起
白鳥望舟眠
麥秀初如草
云濃半是煙
明朝可遵陸
還憶此江邊
橘顆圍僊飽紫芝,菊潭釀酒拍金巵。
九秋沆碭成功日,六轡光華初度時。
試問江湖勞漕挽,何如朝夕密論思。
預知來歲生朝后,更著宮袍拜赤墀。
曾學輕騰術,長懷萬里心。
江湖云似水,巴廣石如林。
好飲身常樂,無言道更深。
丹砂能愈疾,不用化黃金。
識度追諸老,文章用一班。
志心深國計,正論豫時艱。
將指顧憂地,登車慷慨間。
卻聞涂巷語,有詔命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