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西山諸佛剎效初盛體為排律十首 其五
殿起凌三竺,臺孤望四溟。遙空呈紺碧,絕頂掛丹青。巘崿橫香案,峰巒列畫屏。剎高全礙日,池迥半披星。古砌流云積,陰廊凍雪扃。泉當秋徑濯,瀑向夜窗聽。影落吟邊雁,光飛定后螢。鐘疏聞鶴唳,缽冷帶龍腥。薜荔蒼凝壁,藤蘿翠壓庭。齋廚菱芡熟,講席芰荷馨。忉利旌幡合,潮音杖錫停。三車迎海嶠,一葦渡江汀。覺路超千界,玄關護百靈。圓明童子偈,定慧法王經。夢幻清禪鐸,機鋒徹梵鈴。鰲山欲成道,會待奯公醒。
殿起凌三竺,臺孤望四溟。遙空呈紺碧,絕頂掛丹青。巘崿橫香案,峰巒列畫屏。剎高全礙日,池迥半披星。古砌流云積,陰廊凍雪扃。泉當秋徑濯,瀑向夜窗聽。影落吟邊雁,光飛定后螢。鐘疏聞鶴唳,缽冷帶龍腥。薜荔蒼凝壁,藤蘿翠壓庭。齋廚菱芡熟,講席芰荷馨。忉利旌幡合,潮音杖錫停。三車迎海嶠,一葦渡江汀。覺路超千界,玄關護百靈。圓明童子偈,定慧法王經。夢幻清禪鐸,機鋒徹梵鈴。鰲山欲成道,會待奯公醒。
青池白石每談空,銷卻寒缸幾炷紅。記取柳浪湖上柳,夜禪聽盡碧絲風。
碧溪影里一僧歸,漾得云光上衲衣。記取柳浪湖上水,縠紋風起鷺鷥飛。
不爐話盡晚窗煙,閒剔春芽自煮泉。記取柳浪湖上月,隔花呼起放生船。
崢嶸頭角隱何年,
直露靈光在此間。
天下蒼生方引領,
好施膏雨潤人寰。
孤帆江上夕陽回,一片晴云覆釣臺。
山色濃于初釀酒,詩心淡到半開梅。
人無風骨才何用,世有知音念不灰。
似此煙波無限好,閑愁排遣且銜杯。
絡緯聲聲寒咽露。懶上鴛機,怕織愁情緒。刀尺秋風催歲暮。征夫猶作遼陽戍。
鄰女嬌癡年十五。未解傷心,那解傷心語。敲斷玉釵誰慰汝。挑燈獨聽芭蕉雨。
三年身不到窮岡,
詩友飄零半在亡。
杯里縱能談矻矻,
鏡中無復鬢蒼蒼。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
昔在建城市,豈復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
時于星寂中,稍護亂與昏。
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
枉用十年力,僅馀一燈溫。
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馀,得就季主論。
秋老中原草不芳,滿城風雨近重陽。
鸕鶿聚浴洲添水,蛺蝶潛飛徑謝香。
已辦長吟酬令節,難將短褐受曦光。
啼紅殞赭蕭蕭樹,吹送閒云臥草堂。
夔子當年國,明妃此夕村。溫泉通海窟,石壁鎮江門。野哭知誰氏,年饑守故原。啼烏聲未歇,猶和斷腸猿。
西望岷為雪,南窺楚作云。酪奴堪自老,葆旅不成群。叢淺蠶休織,田污鳥罷耘。山川厭腥氣,流水濯巴文。
人天道大梅陽老,
佛祖功恢臨濟宗。
赤手擘開無字印,
冤家何處不相逢。
十里玄湖曲,長楸背郭西。
風蹄嘶櫪馬,水影舞山雞。
歌管迎云上,檣旗出浪低。
花源期再入,不似晉人迷。
墻陰擁翠浪。搔首繁華成俯仰。藤絡苔皴草長,是親見光堯,蓬萊無恙。香銷玉葬。怕夜深、山鬼來往。凄涼處、奉華舊閣,記否捲簾賞。
惆悵。疏蛬藏響。雨洗凈、嶙峋十丈。芙蓉孤倚月幌。問點額宮梅,已歸天上。冷衙蜂乍放。不照到、銅溝膩漲。青蕪里、宣和金字,也是此情況。
蔓草長滿野,良辰胡不來。
民窮井邑異,豈獨荒閒思。
佳人歲年暮,會晤恒苦遲。
夭夭桃正花,燕婉當何時。
中分爻兩段,風使十橫斜。
文上元無分,人前強出些。
山比屏高,屋如舟小,我來占盡秋光。把鐘聲塔影,收拾付幽窗。
湖上紅樓塵撲面,尋詩宜此,只怕昏黃。忽如潮、愁起無端,百感茫茫。
江山猶昔,悵而今、到處斜陽。聽霜杵鯨鏗,風鈴燕語,似訴興亡。
看到舊題壞壁,倍難忘、賓主滄桑。望美人、隔水溯洄,露白葭蒼。
借閣看山且半年,
看山未飽此為遷。
聞師亦欲拋山去,
祇恐山靈未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