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雁山車嶺建接待僧
雁山孤頂絕攀躋,
當念游人困路歧。
暫與化城休歇地,
莫教忘卻轉身時。
雁山孤頂絕攀躋,
當念游人困路歧。
暫與化城休歇地,
莫教忘卻轉身時。
雁蕩山的孤高山頂難以攀登,應當體諒游人在岔路間的困頓。暫且提供這如同化城般的休憩之地,不要讓他們忘記繼續前行的時刻。
雁山:指雁蕩山,位于浙江溫州,以奇秀著稱。
攀躋(jī):攀登,登攀。
路歧(qí):岔路,此處比喻游人旅途的艱難困境。
化城:佛教用語,出自《法華經》,指佛為引導眾生而暫時化現的城郭,此處借指接待僧為游人提供的臨時休憩場所。
轉身時:指繼續前行、踏上新旅程的時機。
此詩或為作者游歷雁蕩山時,針對車嶺接待僧而作。雁蕩山地形險峻,游人攀登不易,接待僧的職責本是提供休憩。作者借此詩提醒接待僧:休憩是為了更好前行,莫讓游人因暫時的舒適而忘記繼續旅程,暗含對人生或修行需持續精進的思考。
全詩圍繞“接待僧”的職責展開,由山高路險的現實困境切入,既體現對游人的關懷,又以“化城”“轉身時”傳遞“暫歇非終點”的哲理,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觀察與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天色镕成水,蟾光煉出銀。
碧香三酌半,玉笛一聲新。
小婉還清壯,多歡忽苦辛。
何人傳此曲,此曲怨何人。
道鄉先生有族子,卜筑富川弄江水。
更穿兩沼磨碧銅,分種芙蕖了秋事。
一沼花白一沼紅,新亭恰當紅白中。
此花不與千花同,吹香別是濂溪風。
君家秘監唐詩客,飲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晉仙真,曾拜東封玉路塵。
祗今孫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為袂。
月下緱山吹鳳笙,霧里華陽割龍耳。
何當踞龜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瑤池。
若見君家兩仙伯,為儂寄聲好將息。
說盡山寒未識寒,此間寒不是人間。
巖崖泉凍琉璃澗,冰雪云封翡翠山。
一擔衣裳都著盡,兩邊窗子更深關。
聳肩縮頸仍呵手,無策能溫兩腳頑。
巷竹欹將倒,林花濕不飛。
總將枝上雨,灑入轎間衣。
晴色猶全嫩,春寒肯便歸。
祗能欺客子,戶戶閉荊扉。
田底泥中跡尚深,折花和葉插畦心。
晚秧初撚金狨線,先種輸它綠玉針。
云壟霧疇俱水響,絲風毛雨政春陰。
莫聽布谷相煎急,且為提壺強滿斟。
上圣臨三極,維師正百工。
忠清兩楊綰,誠一再溫公。
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棟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綠漲空中幄,黃鋪地上云。
風條鉤過轎,雨穟沒行人。
夾路桑千樹,平田稻十分。
泥行殊不惡,物色逐村新。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離。
學須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爭進非身福,臨民只母慈。
關征豈得已,龍斷欲何為。
滿眼生花雪滿顛,者稀又過四雙年。
誰知病腳妨行步,只見端居道坐禪。
墮扇幾旁猶嬾拾,檢書窗下更能前。
世人總羨飛仙侶,我羨行人便是仙。
白頭燈火共書林,自少論交老慰心。
官職壞人餳里鴆,忠賢到骨鍛中金。
朝陽鳴鳳祗今見,夜雨對床何日尋。
回雁峰前雁回后,紫薇紅藥待渠吟。
碧落先生少可人,銀鉤繭紙苦稱君。
談間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傳南浦云。
千里端能來命駕,一尊得與細論文。
還家剩草三千牘,看策平津第一勛。
小春活脫是春時,霜熟風酣日上遲。
晚蝶頻移獵殘蕊,驚禽沖過倒垂枝。
暫閑何似長閑好,無事非關了事癡。
三徑一筇人不見,假山以外菊花知。
圩峻愁今路,山行羨昨朝。
閉窗深坐轎,合眼過危橋。
岸近何由到,魂驚半欲銷。
寄言薛丞相,最穩是輕舠。
上得船來恰對山,一山頃刻變多般。
初堆翠被百千折,忽拔青瑤三兩竿。
夾岸兒童天上立,數村樓閣電中看。
平生快意何曾夢,老向閶門下急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