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寺中戲效晚唐人五言近體二十首 其八
杖履初辭越,庵堂半住吳。臘深松樹老,禪久桂叢疏。五岳云高下,三峨雪有無。異時騰劫海,片笠授潛夫。
杖履初辭越,庵堂半住吳。臘深松樹老,禪久桂叢疏。五岳云高下,三峨雪有無。異時騰劫海,片笠授潛夫。
天生忠孝程伯禹
國有老成黃嗣深
山北山南時一過
閑云野鶴故人心
香云漠漠雪飄飄,
積翠層嵐近可招。
猶記玉堂春夜夢,
短篷斜系虎山橋。
常日京華藪澤思,
六年身悟畫中詩。
須知妙處無今古,
得畫還如聽雨時。
枉余墮地是男兒,
春色平分月似規。
幸值神宗全盛日,
況當先子壯游時。
乾坤反覆今縲紲,
歲月蹉跎合涕洟。
見說家鄉飄蕩盡,
故人曾否問恒饑。
溯江風帆平,指日陟滕閣。回首石城隅,離筵便成昨。識君馀十年,渾不露鋒鍔。其外每訚訚,而內加榆約。豈惟銓司良,家食心傾藿。茲當參藩初,胡可尋常度。夏侯飽經術,訓誥精噩噩。彼俗楚乃佻,猶未殷民惡。胸蟠保釐說,炳若青與雘。以之著行事,鋪張自宏廓。善治減征徭,好古訪淪落。堂堂瑚璉姿,終焉清廟托。況今不次徵,方面跡聯絡。舍此來群疑,謂未堪盤錯。薇花映官僚,寅?相畫諾。同急蒼生憂,同后天下樂。吾衰一系匏,念及書頻作。毋令金玉音,慰我門羅雀。強顏滯周南,宦情已秋薄。
兀兀西齋夜不眠,秋聲如雨到窗前。兩京地迥逾千里,一別心愁已六年。報國才疏空自愧,還家夢遠更誰憐。高堂未卜供調膳,誤卻青溪負郭田。
秋風秋雨晚來多,便覺新涼次第過。淅淅未堪欺檻竹,蕭蕭更與上池荷。空階不逐蛩聲斷,孤枕其如客夢何。我亦有懷成獨坐,為誰呼酒一高歌。
古鏡當堂不動光,
自是揩磨不得方。
一點□明含法眾,
森羅萬象不能藏。
歸老寧無五畝園,
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
猶課蠅頭二萬言。
我屋修竹根,
身閒境逾靜。
維摩本無心,
誰令示人病。
夕陽耿疏林,
影落莓苔徑。
佇立有所懷,
高人儻乘興。
吾年志學初,故已嗜為詩。
三霜當六十,無復一黑髭。
生事置墮甑,世故愕敗棋。
獨喜五柳作,時時一哦之。
□□其猶龍,隱見不可羈。
道人結凈社,刺史遺酒貲。
親狎□□□,亦不作岸崖。
永言想遐?,終老茅檐棲。
同日駐征軺,
無因慰寂寥。
非關勞遠道,
自是隔深宵。
城隱雪堂暗,
江空赤壁遙。
使君應有客,
明月坐吹簫。
彩箋分捲碧云薄,臘燭對燒紅淚乾。
芬陀文藻有清芬,
也比羊欣愛練裙。
明鏡寶釵零落盡,
塵縑還與護緗蕓。
一曲新歌記事詳,歸來滄海布帆張。蘭成正感梨桃熟,陶令翻緣松菊忙。防俗客來迂竹徑,仿隨園意筑山房。季鷹風味莼鱸好,淞水優游歲月長。英英年少露鋒芒,不藉科名壓眾芳。秋水文章原不染,春風桃李盡成行。王侯適館虛前席,宰相傳經列后堂。人爵何如天爵貴,巋然共仰魯靈光。
記得經過處,
風光少不違。
來朝又梧郡,
前歲別荊扉。
往路雖云轉,
此行猶未歸。
所嗟去年雁,
還是一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