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余公挽詩 其二
假蔭非公志,書生若命何。
高才寧汩沒,榮路故蹉跎。
仲子能傳業,詞場遂決科。
暮年方慰意,樂極又悲歌。
假蔭非公志,書生若命何。
高才寧汩沒,榮路故蹉跎。
仲子能傳業,詞場遂決科。
暮年方慰意,樂極又悲歌。
憑借蔭庇為官并非您的志向,可書生又能把命運如何呢。您有高才怎會被埋沒,只是仕途上一直不得志。您的兒子能傳承學業,在科舉中取得佳績。到了暮年剛感到欣慰,卻樂極生悲傳來悲歌。
假蔭:憑借先輩功勛或官爵而得官。
汩沒:埋沒。
榮路:指仕途。
蹉跎:失意、虛度光陰。
仲子:這里指余公的兒子。
決科:指科舉考試中及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余公是有才能之人,但仕途不順,暮年兒子科舉有成,他卻離世。當時社會可能科舉競爭激烈,人才晉升渠道不暢通。詩人可能與余公交情深厚,在其去世后寫詩悼念。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余公,突出其懷才不遇又暮年離世的遺憾。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命運和社會現象。
云消歸路暖無塵,
試學章臺走馬身。
塞柳關榆莫相惱,
小園桃李解迎人。
淇水潺湲,爵臺馺遝,中原潑火年光。漸湯陰城下,陳跡荒涼。一帶絲楊蘸馬,晴漪皺、宛轉長廊??M人處,輕陰輕暝,窨就鵝黃。
思量。添些蟬韻,便一襟秋思,那讓吾鄉。記離離水驛,小小蟲娘。白苧新裁春雪,憑肩處、柳外貪涼。中年也,情隨飛絮,一樣微茫。
歲月如流邁,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惆悵使儂愁。
朝策度平陀,南華瞻縹緲。
谷斷意若冥,崖飛神欲悄。
鑿山自何年,重嵌出幽眇。
瞥見西天明,引觀慧日皛。
山似耆阇尊,溪即恒河淼。
借問何方隅,祖宅神為表。
天路無術阡,塵蹤失繳繞。
漱泉沁心脾,聞梵徹昏曉。
禪榻托高眠,寥然天下小。
埧上停篙立柁樓,
江邊解纜別真州。
滿懷秋思無心寫,
獨看岷峨萬古流。
明月滿樓霜滿瓦。云冷鴛衾,夢里聞檐馬。千里征衣誰寄也。相思滿紙從頭寫。
門外平蕪迷曠野。落日青山,幾見南歸者。一一賓鴻飛上下。春山兩點和愁畫。
蔡洲昔人居,遺堵不可尋。青石久埋沒,荒煙起空林。
昔人依劉表,意氣傳至今。廣路競朱轂,深藏閟黃金。
構難琦琮間,咎責積已深。終貽覆宗累,茍得非所欽。
為惡理當爾,足懲誇者心。
暑雨方晴潦已深,驕陽忽放世難任。
樹陰當屋不齊瓦,蟬噪無風欲殺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與泥沉。
城南晚有尋幽地,只為貪涼一動心。
平原蒼蒼孟冬月,行子辭燕指吳越。
淮水橋邊賣酒家,停車幾處梅花發。
羨爾侯門早拂衣,柴桑舊里角巾歸。
白酒山中新芋熟,青楓江上蟹螯肥。
閉門松竹依然在,一曲參差醉落暉。
延平祠廟郁岧峣,割據英雄氣未消。
見說杜鵑啼蜀帝,不妨桀犬吠唐堯。
廿年賜姓空開國,再世降王已入朝。
十二銀山掀鹿耳,精靈猶作伍胥潮。
朔風鬃尾自蕭騷,
卻喜丹青眼力高。
君欲案圖來索駿,
人間誰復九方皋。
野鴨沖天捉對飛,幾人歸去路岐迷。
正穿稠密蘆千管,奇遇渾圓玉一堆。
明日壺觴端午酒,此時包裹小丁衣。
數來三十多三個,一路歡呼滿載歸。
至人斥八極,獨與造物游。大道無端倪,詎可以力求。鵬摶翅垂天,不作醯雞謀。清嘯發林麓,月落千山幽。
老馬伏櫪鳴,終有萬里志。枯桐爨下焦,中抱千古意。凡物有所遭,時亦有泰否。古木根柢深,春風有時至。
正色無嫵媚,大道無狹斜。所以松柏姿,不作桃李華。朱弦已久寂,蛙黽徒相誇。懷哉古之人,此意尤可嗟。
南山采薇心,東海乘查意。種竹成繁陰,鳳兮久不至。棲遲坐空谷,落日生愁思。所思不可期,迢迢隔煙翠。
物外憐君萬慮寬,才名三十舊登壇。
山中采藥蘿為服,竹里題詩籜作冠。
豈為漂零身轉傲,向來骯臟路逾難。
朱弦且莫誇高調,任是沾裳未可彈。
船頭時作望鄉吟,
難寫浮生去住心。
忽忽不知為客久,
誰家紅樹報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