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韻謝王簿來詩褒借過當之意 其一
黃嬭朝千卷,書燈夜一龕。
玄文今尚白,袍色故應藍。
簿領聊爾耳,朝班行矣參。
驚雷雖破柱,午寢不妨酣。
黃嬭朝千卷,書燈夜一龕。
玄文今尚白,袍色故應藍。
簿領聊爾耳,朝班行矣參。
驚雷雖破柱,午寢不妨酣。
白天像黃嬭一樣讀上千卷書,夜晚伴著一盞書燈。精妙文章至今還未顯達,所以身著藍色官袍。處理公文只是暫時的,很快就能入朝為官。即便驚雷劈破柱子,中午也不妨礙酣睡。
黃嬭:指書,此處形容讀書多。
玄文今尚白:“玄文”指精妙文章,“尚白”表示未顯達。
袍色故應藍:唐宋時低級官員穿藍色官服。
簿領:指官府中的文書簿冊,這里代指處理公文之事。
朝班:指朝廷官員的行列。
驚雷破柱:用典,形容環境驚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當時可能處于低級官員的位置,雖有才華卻未得到充分施展。但詩人對未來充滿信心,認為自己很快能在朝廷中有所作為,創作此詩可能是為了回應王簿的褒獎,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的勤奮、自信和豁達。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心態和追求。
一別屢更歲,思君無已時。知君亦念我,相望兩嗟咨。
我病臥田間,君行護疆陲。隠顯既殊跡,會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我來五峰陽,君歸九江湄。
聞君肯來辱,歡喜不自持。迎君紫霄峰,舉觴白鵝池。
強健初共欣,艱棘旋相悲。相顧出危涕,薄言首東岐。
留連十日飲,愴恨八哀詩。散懷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來,逸韻方窮追。云胡遽告別,牙纛風披披。
攬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辭。愿君醻此觴,去上白玉墀。
國論罄忠益,廟謨參設施。一請正紀綱,再請誅羌夷。
及時樹勛業,慰我空山饑。
隆冬凋百卉,江梅厲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風香。
紛敷翠羽帔,溫靘白玉相。黃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
弱植愧蘭蓀,高操摧冰霜。湘君謝遺楪,漢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腸。徒知慕佳冶,詎識懷貞剛。
凄涼柏舟誓,惻愴終風章。卓哉有遺烈,千載不可忘。
仰止平生舊,今年得得來。
舉頭天一握,倚杖雪千堆。
講道心如渴,哦詩思涌雷。
出山遺語在,歸騎莫徘徊。
明晨江磯寺,尊酒聊對設。
孰是十日游,遽成千里別。
英僚樹嘉政,素友厲孤節。
努力莫相忘,清宵共明月。
躡石度急澗,窮源得靈湫。谽谺兩對立,噴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結屋棲巖陬。嘉名信有托,故跡誰能求。
我來一經行,凄其仰前修。鄰翁識此意,伐木南山幽。
為我立精舍,開軒俯清流。多岐諒匪安,一壑真良謀。
解組云未遂,驅車且來游。嘉賓頗蟬聯,野?更獻酬。
飲罷不知晚,欲去還淹留。躋攀已別峰,窺臨忽滄洲。
下集西澗底,沉吟樹相樛。玉淵茗飲余,三峽空尊愁。
懷賢既伊鬰,感事增綢繆。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奇哉康山陽,雙劍屹對起。
上有橫飛云,下有瀑布水。
崩騰復璀璨,佳麗更雄偉。
勢從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平生兩仙句,詠嘆深仰止。
三年落星灣,悵望眼空瞇。
今朝隨杖屨,得此弄清泚。
更誦玉虹篇,塵襟諒昭洗。
山城夜寥閴,虛堂杳沉沉。
王孫有高趣,挈榼來相尋。
喜茲煩抱舒,未覺杯酒深。
一為塵外想,再撫丘中琴。
余音殷雷動,爽籟悲龍吟。
寄謝箏笛耳,寧知山水音。
暮入千峰里,寒棲一草庵。
室連丹灶煖,廚引石泉甘。
塵慮紛難到,神光暖內含。
非君有道氣,孤絕詎能堪。
暫時相別不須悲,楚調凄涼政爾為。
幾曲清溪足相送,一天明月豈曾離。
上堂嘉慶多為問,緣道風光少賦詩。
更謝同袍二三子,夜來幽夢滿春池。
嘆息艮齋老,當年共此來。
千峰奇絕處,一望興悠哉。
病怯披云臥,詩勞擁鼻裁。
祇今何處所,宿草閟余哀。
南岳天下鎮,祝融最高峰。
仰干幾千仞,俯入一萬重。
開辟知何年,上有釋梵宮。
白日照雪屋,清宵響霜鏞。
極知瓌特觀,仙圣情所鐘。
云根有隠訣,讀罷凌長風。
忽作經宵別,胸奇莫與陳。
暮歸夸得句,寒苦頓生春。
道義知無斁,文章自有真。
它年應共說,此日自由身。
聞道兵廚盛,春泉響臈??。
定知盈榼送,不待扣門求。
沆瀣應難比,茅柴祇自羞。
病身從法縛,好客為公留。
登巖出囂塵,入谷媚泉石。
悠然愜幽趣,不覺幾朝夕。
高尋倦冢頂,舊賞嘆陳跡。
仰慙仙人杖,俯愧謝公屐。
昨日吾弟來,勇往意無歝。
今晨蓐食罷,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開辟。
浮野眾麓青,縈云兩川白。
須臾互吞吐,變化已今昔。
曠若塵慮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萬里思矯翮。
感此復沖然,胡為尚形役。
不應世道即漂淪,何事今年失此人。
禮樂端能懷益友,琴笙忍遽樂嘉賓。
亦知游好曾通譜,卻記登臨喚卜隣。
兩首悲詩數行淚,感傷那復鬭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