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林閣讀張湖南七月十五夜詩詠嘆久之因次其韻
南岳天下鎮,祝融最高峰。
仰干幾千仞,俯入一萬重。
開辟知何年,上有釋梵宮。
白日照雪屋,清宵響霜鏞。
極知瓌特觀,仙圣情所鐘。
云根有隠訣,讀罷凌長風。
南岳天下鎮,祝融最高峰。
仰干幾千仞,俯入一萬重。
開辟知何年,上有釋梵宮。
白日照雪屋,清宵響霜鏞。
極知瓌特觀,仙圣情所鐘。
云根有隠訣,讀罷凌長風。
南岳衡山是天下的名山重鎮,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它向上高聳幾千仞,向下俯瞰有一萬重山巒。不知道是開天辟地的哪一年,上面就有了佛道的宮殿。白天陽光照耀著如積雪般的屋子,清幽的夜晚傳來如霜般清響的鐘聲。深知這是奇異獨特的景觀,是仙圣所鐘情的地方。云根之處有隱秘的秘訣,讀完詩后我仿佛能乘風凌空。
鎮:一方的主山。
祝融: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
仰干:向上觸及。
釋梵宮:佛道的宮殿。
霜鏞:指清響的鐘聲。
瓌特:奇異獨特。
云根:深山云起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穹林閣讀到張湖南的詩后,被詩中描繪的南岳景色所感染,結合自己對南岳的了解和想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有心境去欣賞和詠嘆自然之美。
這首詩以描繪南岳衡山的壯麗景色為主旨,突出了祝融峰的高大雄偉和山上梵宮的清幽。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文學表達。
新寒側帽殘萸墜。又過登高會。去年花下玉交卮,夜夜輕盈扶醉。好風涼月,只今成恨,天亦多情悔。
翠峰十二高樓對。夢與行云背。飄鐙狹路暗相期,銷得幾番蕉萃。見詩無語,別后無淚,臥后還無寐。
鳳皇雖為媒,鴆鳥能閒之。
美人在宮中,衾枕寧自移。
艷色自驕矜,安怪它人為。
當軒拜天子,流光耀前墀。
所愿在一見,去去無所辭。
羨汝才名出奉常,曾將禮樂獻君王。
于今作牧勞符竹,欲使弦歌入淦陽。
論詩喜及黃花暮,告別愁聞白雁聲。
明日星軺云樹隔,相思寧似故人情。
湘入瀟波,極望處、楚天碧漲。來領袖、五湖詞賦,齊盟無恙。蕭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歸上。羨風騷、兩地仗斯人,從天餉。
珠玉走,龍蛇漾。白雪和,幽蘭唱。看江花狼籍,班香醞釀。他日定為公子繡,此時敬撰先生杖。謝君侯、未面已憐余,疏狂狀。
商飆昨夕至,
進艇曉來難。
灌木秋聲急,
荒江日影寒。
客猶思舊雨,
書不寄長安。
聞道鱸魚上,
惟應事釣竿。
吾友徐審知,識自弱冠初。
中間幾離合,每見愧不如。
乃翁春秋學,老死使者車。
官職不足道,門戶政要渠。
一水孤城抱
微風漾夕波
夢搖雙槳碎
愁比亂山多
笳鼓鴉聲急
云天雁影過
欲傾賈生淚
拔劍不能歌
未獻椒花頌,先逢日食書。
蓂生春暗發,麟斗事非虛。
不盡如鉤掛,新回似月初。
卿云方啟旦,光爛奉暉馀。
獻歲冠裳集,朝正祲靄多。
圣朝無闕失,天意竟如何。
匣鏡朝暉沒,開軒夕照過。
定知天有日,無待魯陽戈。
未歸西掖掌絲綸,且面南譙作守臣。
三已何嘗觀慍色,一鳴從此卻驚人。
朱轓暫去求民瘼,黃闥行當秉國鈞。
記取廬山公舊隱,幾多草木待青春。
登樓頻極目,窗外月光明。
良友今何處,深宵無限情。
寒光千里共,秋氣一輪清。
愁緒紛紛集,何當好夢成。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云容易飛,夢斷知何處。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百戰難居震主功,
自然鳥盡要藏弓。
英雄早分銜冤死,
何必臨行累蒯通。
好勇能過我,
當仁豈讓師。
勇須仁以濟,
仁必勇為資。
我來游此亭,
豈羨高陽里。
形神既生生,
吉祥斯止止。
我無古人愁,
古人無我喜。
頗恨桑苧翁,
不來嘗此水。
年來嘆離索,老至覺多愁。未遂鹿門去,翻從禽慶游。河流仍故道,草色自芳洲。遺恨先人業,魂消三徑秋。
嗜酒希楊子,家貧孰爾攜。猶懷洪博士,頻向小塘西。日午催釀黍,樵回問炙雞。誰知忽異路,空有石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