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連尊師求真陽詩久諾而未作也一夕夢中得之因書以贈
稽天之浸不可滅,焦石之烈不可絕。香爐峰頭按羽節,滿山桃花滿湖月。
稽天之浸不可滅,焦石之烈不可絕。香爐峰頭按羽節,滿山桃花滿湖月。
咫尺桃源路,
乘閑許杖藤。
高談六十劫,
闇室百千燈。
邀月公揮手,
眠云我曲肱。
洞門初不鎖,
俗客豈容登。
芍藥開時三月過,京華五月見猶多。
云栽露種元相異,雨驟風狂奈爾何。
長安日日走塵沙,春盡多時不見花。
蒲州公子能相送,醉倒東山處士家。
風清露冷無人處,枝枝素波扶起。羽盞斜擎,蜂窠側掛,拗入采蓮艇子。涼生粉袂。是細掐輕挑,最宜纖指。顆顆勻圓,翠盤渾嵌一痕水。
當時紅艷謝了,碧筒剛折,取猶帶香氧。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動愁蛾情事。阿誰相戲。道略似人形,綠衣黃里。洗硯池邊,好將墨繡洗。
洋印花綢為腳纏,嘉文草席當帆吹。
世間暴殄知多少,莫笑漁人事倒施。
曉徑旋除榛翳
午廚要款鄰僧
童子掃云歸晚
忍饑趁□嬌藤
露下秋林木葉稀,
鄰家砧杵韻初飛。
三秋塞北悲傳檄,
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燈渾不斷,
夢回孤枕覺猶非。
閨中少婦勞相訊,
為問征人歸未歸。
花外春光有此梅,
江城斷岸盡催開。
寒蜂凍蝶誰驅汝,
度葉穿花得得來。
遂乘曉霜氣,菜如人意濃。我作《野圃記》,渺焉想前蹤。
結構改面勢,平揖近遠峰。獨留山口光,縱此水際筇。
枯荷仍小橋,插棘展長墉。四邊菊花水,一于此榻供。
所以山桃后,來必乘晚菘。不愛春夏綠,愛此秋葉黃。
先生看山眼,炯炯浮秋光。黃葉亦何好,取及菘可嘗。
老韭細轉青,新芥辣更香。蔬實飽風露,卉木閱炎涼。
高樹未搖落,鄰畦已登場。柴門客不驚,烏雀自成行。
了然驗物理,后時獨何傷。七人來者六,一歲至甫再。
雖抱促膝懷,屢以溽雨礙。橋南官河浚,近漸柴門對。
萬泉之上游,諸峰受以黛。鱗鱗風漪來,動蕩日光碎。
空際飛鳥影,落我衣襟內。小坐沙石旁,忽聽村犬吠。
始知園廬近,復資蔬畝溉。半日問水源,不獨觀擷菜。
宣南漸覺秋風滿
禪味無多境更超
夢起忽驚佳札至
情深能使雅音姚
委心任世吾何術
抱膝看天子不憀
寂寂秋堂詩病苦
西山猿鶴倘相招
生來潔白本無瑕,
剪雪裁冰擅一家。
堪嘆俗流剛點涴,
故將水墨寫梅花。
不嫌野父便交歡,
諱說頭銜是史官。
車為久懸羞再駕,
冠宜長掛怕重彈。
叢祠散社分余肉,
僧缽逢齋寄一餐。
此段風流那易得,
肯馳崄岨涉波瀾。
隨意游船泊水隈,
漪園深處柳煙開。
人從荷氣蘋香去,
鳥向山光樹影來。
抱杖尚遲蒼蘚路,
晚鐘催下夕陽臺。
琉璃萬頃浮歸艇,
此樂平生第幾回。
春華上朝日,遙自扶桑來。
溫風穆以遠,吹我蘭蕙開。
清芬諧夙好,庭戶良悠哉!
披襟向空嘯,身世飄纖埃。
朅來雙飛燕,翩翻更徘徊。
既酌不成醉,躑躅臨高臺。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幾下陳蕃榻,常窺孔氏墻。
玄通融釋老,廓落傲羲皇。
永祝千齡壽,從今一瓣香。
玉枝長不汗,莫問鬢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