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 其一
柳思花情曉夜春,空山煙水亦精神。閒中富貴陽和月,靜處乾坤自在身。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經上七日為人。一蓑耕綠山南北,有賦何煩問大鈞。
柳思花情曉夜春,空山煙水亦精神。閒中富貴陽和月,靜處乾坤自在身。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經上七日為人。一蓑耕綠山南北,有賦何煩問大鈞。
月到稍頭月愈光,雪飛稍外雪輝煌。
魚吞池影腹應潔,鳥宿巖枝魂亦香。
庾嶺古崖閑自白,羅浮深塢為誰芳。
疏枝冷蕊荒籬外,誰識相尋一到旁。
風鳴竹屋懼將顛,起視同云隘萬川。共喜葭灰初應律,那知柳絮已漫天。傳杯莫怕山頹玉,閉戶從教徑糝氈。幕府老成堪倚杖,故應衰病得安眠。
玉花初著亂山顛,入夜俄驚月滿川。雖有冷光凝白晝,尚馀陰曀鎖青天。屬車未返瑤池駿,遠使猶餐北海氈。夢斷忽傳淮蔡捷,喜臨尊酒已忘眠。
恊氣方占大有年,珠璣填道璧沉川。塵埃已洗三千界,云霧終開尺五天。羔袖久慚依帥幕,牛衣端不羨蠻氈。求田好趁豐登候,乞與元龍榻上眠。
居然仙仗列森森,南北堯天共此心。
五度嵩呼瞻圣切,兩年芹曝祇誰深。
琳宮想像蓬萊地,寶運爭看治化今。
惆悵金陵秋雨里,何由洗耳聽韶音。
仙家輕歲月,浮世重光陰。
白發有先后,青山無古今。
局終柯已爛,塵散海尤深。
若覓長生路,煙霞無處尋。
好是三春景,都在百花軒。美人眠不成夢,早已繡簾掀。分付海棠睡足,檢點牡丹開未,桃李寂無言。葉露聯珠絡,枝月墜金盆。
樹鈴索,高障檻,補籬藩。丁寧鶯燕蜂蝶,上下莫爭翻。遙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飛一片,瘦減玉顏溫。不憚銀瓶冷,汲井沃芳根。
依依又向謝公樓,未盡歡娛是倡酬。孺子知交多大守,少陵賓客老諸侯。
吟開紫翠雙天闕,臥治神明一太丘。莫笑白華貧處子,無營偏作稻粱謀。
惠陽招手復韶陽,愛客風流兩郡長。才向右軍觀筆陣,又從仲舉拂書床。
冰弦日奏清炎服,玉璽天褒首瘴鄉。自是重華苗裔好,九成臺畔易循良。
簡書重沐兩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擁傳初歸稱大老,捧觴頻祝到曾孫。
那堪白發隨黃口,還有青山對綠樽。
蠟屐不愁無濟勝,賜回靈壽杖猶存。
秋在臺城路。聽吳娘、小樓低唱,蕭蕭暮雨。
畫里簾波丁字水,每憶垂楊一樹。逐落葉、隨風飄舞,南北東西行萬里,對河山、漂泊猶如故。誰耐寫、別人處。
能詩司馬吾家住,記泥墻釵痕墨沈,昔年曾獲。
不道河樓留雪爪,又惹寶鴻相訴。邀笛奏、王郎新譜。
我或前身據床客,踏荒煙、曾表桓公墓。歷寒食、又三度。
清節中季春,姑洗通滯塞。
玉輅扶淥池,臨川蕩苛慝。
背郭幽棲只數椽,安心調息引流年。
午檐花動鳥窺戶,春渚艇橫風滿川。
物妙每于閒處得,時情都向懶中捐。
懷賢更有千秋興,細和陶詩復自箋。
八九頑童一草廬,
土朱勤點七言書。
晚聽學長吹樵笛,
國子先生殆不如。
依依話別短長亭,曲唱陽關不忍聽。
倚馬贈行思折柳,躊躇未放柳條青。
江山風景南都最,君到南都興自豪。
飽覽石城名勝跡,云巒煙樹任揮毫。
隔江商女倚窗紗,慣抱琶琵唱酒家。
他日秦淮河畔立,勸君莫聽后庭花。
松竹冰霜共此貞,一生真不負魁名。
橫枝籠月影偏好,老干放花香更清。
驛使寄人情始雅,鼎羹需實味方成。
尋香幸際晴明日,莫踏漫天夜雪行。
長空飛渡影漫漫,五夜哀號曉夢殘。
整陣凄清同鋏鼓,書天嘹亮葉笙彈。
風回煙渚催砧急,霜冷汀洲唳月寒。
惟囑莫教樓畔過,有人聞爾惹心酸。
席門誰復顧寒儒,深愧頻迂長者車。更為穆生時設醴,應憐馮子食無魚。
諸生久被弦歌化,盛禮誰將簡冊書。從此邑人蒙勸獎,定知容駟有高閭。
少年經業富三馀,肯羨相如駟馬車。要向青云開羽翼,豈辭黃卷注蟲魚。
平生頗負連鰲手,老大猶隨薦鶚書。此去果符叢桂兆,敢求椽筆揭吾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