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說道縣尉之官襄陽
一尉襄陽去,三年別舊游。
煩君登峴首,拭淚望神州。
勛業男兒事,依違我輩羞。
為言賢府帥,問訊橘鄉侯。
一尉襄陽去,三年別舊游。
煩君登峴首,拭淚望神州。
勛業男兒事,依違我輩羞。
為言賢府帥,問訊橘鄉侯。
你要到襄陽去做縣尉,與舊日友人分別已有三年。煩勞你登上峴首山,擦著眼淚遙望中原大地。建立功業本就是男兒該做的事,猶豫不決是我們這些人該羞愧的。替我向賢明的府帥問好,也問候一下橘鄉侯。
尉:縣尉,官職名。
峴首:峴首山,在襄陽。
神州:這里指中原淪陷地區。
勛業:功勛事業。
依違:猶豫不決。
府帥:襄陽府的長官。
橘鄉侯:不詳,可能是當地官員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當時中原淪陷有關,詩人送別友人去襄陽任職,在送別之際,既表達離情,也流露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收復失地的期望。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特點是將離情與愛國情懷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責任感。
味道韜光,伴耕釣、城南澗曲。吾不羨、煉丹金井,訪仙王屋。清潔無瑕通隱顯,滿堂豈肯貪金玉。向北窗、高臥水風涼,槐陰綠。
閑自賞,東籬菊。偏喜種,幽居竹。信巍然良貴,有榮無辱。外物隨緣姑泛應,無心仕止常知足。喜圣時、協氣屢豐年,西疇熟。
刻燭嫌宵短,何堪說獸王。
蒙皮威可假,履尾勢難當。
居市難為伍,傷人孰作倀。
一言方出口,四座盡驚惶。
不貼花鈿,不畫涵煙。在愁中、晝永如年。自春歸去,未到亭園。怕燕兒啼,花兒謝,柳兒眠。
纖纖素指,寶墨輕研。自書成、一幅霞箋。拈來簾下,試告蒼天。問有誰評,有誰和,有誰憐。
擾攘東南戰伐余,櫜弓歸馬竟何如。
斗牛一夜纏兵氣,吳楚同時急羽書。
江黑怒鯨噓浪立,月黃驚雁墮云疏。
五湖釣艇今安否,猶自莼鱸興未虛。
此日相逢,文選樓頭,瓊花榭邊。有累朝麗句,舊傳鄴架,一枝仙蕊,獨種藍田。
詩正而葩,玉溫而栗,幻作髯之絕妙篇。人還羨,讀元龍湖海,百尺高搴。
風流絕處能傳。看寫向烏絲字字妍。見紅牙度者,又名玉樹,綠腰譜了,不讓金荃。
多少才人,百千聲調,屈指能爭幾個先。云郎道,是兒家捧硯,染作云煙。
輕盈裊娜占年華,
舞榭妝樓處處遮。
春盡絮花留不得,
隨風好去落誰家。
南浦經年澹綠波,美人東路思如何。
滕王閣上風流遠,陸賈城邊荊棘多。
桂水月寒淹擊楫,蘭臺春暗失鳴珂。
思君宗袞阽危日,一曲箜篌怨渡河。
玉女窗邊曾一笑。桐葉芳題,待索吟秋稿。茉莉鬟低裙衩小。兒家愛唱江南好。
秋夜縞。橋路元霜,黯共何人搗。吹徹玉樓生未曉。瑣窗一夢紅深窈。
梅花零落入新弦,蜀海棠猶早占年。垂蒂最先迎戲蝶,落紅應不到啼鵑。香微剩許呼仙侶,艷冷如知避瘴煙。為道玉峰春意滿,更看桃李共依然。
生憎羯鼓雜鳴弦,忽對花叢憶去年。嬌艷真看如中酒,返魂應解逐啼鵑。湖山靜夜深憑月,燈火回時小障煙。剛被東風輕喚醒,尚饒春睡欲茫然。
嶺嶠春風動地回,兒童又報使君來。
主恩緣鬢三持節,驛路青山幾見梅。
但有夷吾堪重望,何須唐■浪兼才。
紫微垣外中書省,夜夜清光燭上臺。
見處莫教認著,無心慎勿沈空。
本無背面與初終。說了還同說夢。
欲識薌林居士,真成漁父家風。
收絲垂釣月明中。總是神通妙用。
仁宗至仁容直諫,文清在朝時拜章。樸忠頗不識忌諱,亦有謠諑多中傷。
清名偉節動中外,每以尺箠笞戎羌。邊庭臥護烽堠靜,帖耳受驅如犬羊。
生無他嗜苦嗜酒,燒春痛吸不擇偶。醉酣興發作虎字,字大于身膽如斗。
尋丈以外一筆成,山摧谷動雷雨傾。雄強蓄勢跳躍出,得虎生氣匪以形。
懸之幽堂風夜吼,老魅走避兒童驚。愛公書者摩挲極,公之所重非翰墨。
藜藿不采眾懾伏,淮南寢謀賴汲直。鼎湖龍去四海慟,公亦騎箕侍帝側。
狐貍瑣瑣如弗問,貙羆吞噬浩莫測。紛紜世事已十年,慘淡風煙想顏色。
即今塵壁剩鉅幅,不敢逼視坐嘆息。
吁嗟乎!怒猊渴驥妙絕倫,書中之圣自有人,守在四夷誰虎臣。
花南硯北一卷石,二十余年共晨夕。
石從天上墮寒芒,人向堂前思手澤。
憶昔先子宰項城,閭閻疾苦按部行。
群星燦爛月未明,眼前一星墮有聲。
風吹蕩漾拖金帶,頃刻光搖薄蕭艾。
呼來輿隸亟揮鋤,崚嶒著手供爬梳。
移歸草堂結三友,霜雪皚皚都不受。
苔衣擺脫離垢天,春去秋來同好丑。
此星此石居人寰,側身茅屋傲松頑。
風雨不動安如山,商彝周鼎紛斑斕。
海上風光入暮春,
使軒輕過古城垠。
琴臺此去猶千里,
已有先聲慰昔人。
江左詠梅人,夢繞青青路。
因向凌風臺下看,心事還將與。
憶別庾郎時,又過林逋處。
萬古西湖寂寞春,惆悵誰能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