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韻五詩為惠次韻奉酬 其一
王君圭璋姿,宜在條理科。
妙語天發成,瑩徹非礱磨。
宗廟要琬琰,世豈無卞和。
顧恐太分明,頗覺瓦礫多。
王君圭璋姿,宜在條理科。
妙語天發成,瑩徹非礱磨。
宗廟要琬琰,世豈無卞和。
顧恐太分明,頗覺瓦礫多。
王君有玉一樣的資質,本應在條理政務的崗位。精妙話語自然天成,晶瑩透徹無需打磨。宗廟祭祀需要美玉,世間難道會沒有卞和這樣的識玉人。只是擔心他太過明察,會覺得身邊無用之人太多。
圭璋姿:圭和璋都是美玉,這里比喻人的美好資質。
條理科:指處理政務的部門。
礱磨:打磨。
琬琰:美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品德或事物,這里指宗廟祭祀用的玉器。
卞和:春秋時楚國人,曾發現和氏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同年即同一年考中科舉的人,此詩是詩人酬答王弱翁的詩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選拔和任用等問題,詩人與王弱翁作為同年,交流中表達對彼此才能和境遇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君的才華,同時對其在現實中的處境有所擔憂。其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形象生動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秋色侵肌骨,還將鬢色侵。
自來難會宿,安得廢清吟。
竹露滋叢菊,鄰鐘覺曙禽。
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誠薦泮宮。
奠璧采璘誠可格,代庖越俎數徒充。
八音合奏東南少,一道相傳今古同。
我輩因文須識本,浴沂好詠舞雩風。
征君上天后,有屋在松根。
一片仙壇石,卻當僧寺門。
居山稱宰相,隔代絕兒孫。
太傅新為記,今來亦不存。
黃頭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東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驚呼儔。
牛羊上山雞犬睡,翩躚蹙步來相求。
日斜深塹有羅網,投宿青冥依筿蕩。
沙鳴羊角轉崢嶸,蹴踏虬枝猶倔強。
誰知簷下息爾軀,夜半瀝血逢精鼩。
唇焦舌爛救不得,一縷性命才須臾。
君不見螳螂捕蟬上高樹,企足昂頭忘反顧。
人生吞噬更可憐,臘月未窮誰悔悟。
野性樂閑寂,況值秋氣清。旋即東墻隈,削苔方甃平。
石立稍退步,薜荔纏珠纓。橘香湖海趣,竹翠山林情。
二物昔所嗜,未暇同經營。環種近百竿,葉葉琴筑聲。
對植才兩樹,顆顆金玉明。交枝與叢稍,拂巾須緩行。
其間兩席地,幽致吾主盟。靜極坐累刻,焉有世慮縈。
人生會心處,小大景不爭。長年興無涯,風月隨陰晴。
抽萌及吐蕊,預喜春林榮。客來開茗??,禮意固匪輕。
作詩漸忘言,此語亦老成。杜門安蹇拙,何急謀虛名。
朝來謾與兒曹語,欲看群峰插天宇。
攜筇直上君子堂,出門復向東屯去。
東屯田舍翁,邂逅成賓主。
謂予始生朝,杯盤各碁布。
須臾剝啄者為誰,珠玉懷中來舉似。
滿堂賓客且停杯,看我蓮桃羅十數。
感君厚意興轉逸,百斛瓊漿當鯨吸。
造物亦何意,萬品齊結實。
休論修與短,大是空中色。
但愿雙橋茅屋成,款段從君豈終極。
芙蓉峰入天,寺與此峰連。
得見是冬月,要來從昔年。
寒潭盛塔影,古木帶廚煙。
偶值高僧出,禪床坐默然。
若個大圓鏡,處處山河影。
誰謂懶拙翁,而能作斯景。
繄予說是語,未免臚窺井。
若解目前機,不應言不領。
結友云門日,曾聞谷口翁。
松肥三徑雨,鱸熟一絲風。
行業鄉閭敬,詩書子姓同。
論心獨余恨,秋草對碑豐。
天一即生水,語性何潔清。
未嘗使人貪,酌之失廉稱。
夷齊素高蹈,想非常飲冰。
仁鄙成自取,處默先內明。
寒巖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蘿。
巖下清泉響環珮,巖前古木交枝柯。
當中洞門忽開豁,上有石屋高嵯峨。
乾坤開關已呈露,鬼神守護頻揮呵。
重門黯淡不可入,以火來照所見多。
出門小洞亦奇絕,神龍奮怒吞蛟鼉。
勝景如此難重過,手倚石壁頻摩挲。
安得雄思如懸河,長吟大詠仍高歌。
唐世吟詩侶,一時生在今。
不因吾疾重,誰識爾情深。
解愿衣賒酒,更醫藥費金。
天教殘息在,安敢廢清吟。
早歲為儒讀國風,夫人高節有誰同。
至今桑梓傳家法,便說蘋蘩力婦功。
閨內衾裯長自苦,堂前滫瀡得能豐。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聽鄉人嘆息中。
日暮前道遠,紛紛倒行多。
胡不秉明燭,整駕歷前坡。
既衰不戒得,有如圣言何。
平公七十翁,師曠猶琢磨。
玉馬橫江直接艫,青鼇長此鎮名都。
川云占路通三峽,谿雪沖瀾出五湖。
不媿授書初志遂,每思題柱此才無。
未須擊楫蒼茫里,坐見中流出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