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欒子仁韻送別四首 其一
從來尼父欲無言,須信無言已躍然。悟到鳶魚飛躍處,工夫原不在陳編。
從來尼父欲無言,須信無言已躍然。悟到鳶魚飛躍處,工夫原不在陳編。
喝散白云,
穿開碧落。
須彌燈王,
無處摸索。
十載艱虞為主恩,居夷避世兩堪論。一時平地氛塵滿,幾疊幽山霧雨翻。
曉澗哀泉添熱血,暮煙衰草送歸魂。到頭苦節今方盡,莫向秋風灑淚痕。
成仁取義憶前賢,異代同心幾自鞭。血比萇弘新化碧,魂依望帝久為鵑。
曾無尺寸酬高厚,惟有孤丹照簡篇。萬卷詩書隨一炬,千秋霜管俟他年。
亂峰掩青螺,
凈宇嵌空翠。
此境非人間,
頃刻天花墜。
浣花溪水綠于苔,詩老祠堂近水開。閑把禰衡徵往事,始知嚴武解憐才。
春風樹老鶯仍坐,夏日梁空燕尚來。閱遍遺詩深感慨,夕陽庭院自徘徊。
西郊十里路延袤,天放塵中剩浣花。幾樹杉松鄰野寺,一溪煙雨隔人家。
干戈避地江湖遠,羈旅遺蹤歲月賒。莫道有心人不識,萬篇忠藎是聲華。
智者有所說,后生誰究明。
韋編具此眼,時止復時行。
女郎祠下,多少須眉拜。破屋閃靈旗,剝垣衣、蘚痕攢蠆。家鄉小沛,夜夜御風游,巫女避,小姑羞,不敢邀同載。
白月當階,一片清光在。遺像儼生前,淡春姿、疏梅弱態。虧他冰雪,徹骨鍊寒香,鐵比勁,玉同堅,不與天俱壞。
江浙東頭六勸耕,
隨緣卻到古南平。
堂中三壽喜同時,黃發相逢齒更兒。參坐共談宣政舊,風流不許后生知。
閭里舊游能幾人,適齋猶有筆如神。莫言二老升沈異,各現宰官居士身。
雄郡開名勝,三年我甫尋。
池渟湞水出,窗納嶺云深。
客里多吳語,尊前半越吟。
淹留堪水夜,一慰故人心。
文字追秦漢,簞瓢保賤貧。
延英空側席,下里老斯人。
傾蓋寧嗟晚,推門莫厭頻。
罷談芻狗用,且看土牛春。
蹂函秦,躪京洛,賊不敢入王官谷。
詩人一例悲滄桑,司空表圣韓致光。
竹弄輕寒,又廉纖、釀出離愁多少。香車待覓,小徑濕煙難掃。
蕭條院宇,漸綠長、滿階芳草。自望千里行云,雁足不傳書到。
黃昏最憐人悄。正疏簾半卷,一燈相照。十年舊事,頓使暗縈懷抱。
寒衾倦聽,和鶯語、隔窗催曉。腸斷是、零落梨花,好春易老。
靈曜迭來往,氣序恒代遷。自登青云衢,奄忽三十年。
君從故鄉來,念我世姻聯。披軒敘暌闕,秉燭坐夜闌。
笑談未及已,驅車忽言還。惜茲相會難,中心增郁煩。
清露萎秋草,涼飆激郊原。魯酒倒玉壺,餞送濼水邊。
君歸劍江去,而我之秦川。臨期重躑躅,涕淚如流泉。
南北兩分袂,飛旆何翩翩。引領遙相睇,泰岳生云煙。
情敦諒難忘,幽期結無緣。愿言慎操履,俯仰不愧天。
言發非聲,舌頭無骨。
色前不物,狐貍戀窟。
有儒有儒拙且迂,十年手寫巾箱書。
長安同學半卿相,簞瓢陋巷今何如。
東家富兒好鞍馬,終日馳獵城南隅。
左臂倉鷹逞雄駿,仰笑右手牽韓盧。
西鄰大賈饜粱肉,百萬一擲輕摴蒱。
烹羊宰牛召賓客,暮聞絲管朝笙竽。
青氈困臥嘆何益,繞床妻子空饑呼。
高歌枉用泣神鬼,坐令霜雪欺頭顱。
山中故人偶相訪,抗論往往希黃虞。
捉襟見肘豈云病,天靳智巧安吾愚。
盤中粗糲愿同飽,蕨況可采芝可茹。
吁嗟乎!有蕨可采芝可茹,慎勿浪曳侯門裾。